今日霜降,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已经来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降是秋向冬过渡的开始,草木开始泛黄,作为妈妈的你感受到了吗?

霜降指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

那么在护理宝宝的问题上,妈妈们应该怎么做呢?温差加大,这对体温调节能力尚不成熟的宝宝来说,怎样穿衣,穿多少合适,总是让妈妈为此操心,好像很难把握好度。

1.背 暖

保持背部的“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发生。但不可“过暖”,否则背部出汗多,易因背湿凉而患病。

2.肚 暖

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即是保护脾胃。宝宝常脾胃不足,当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宝宝就会肚子痛,从而损伤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

3.足 暖

脚部是阴阳经穴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而宝宝也不例外,只有手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变化。

4.头 凉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幼儿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而神昏,所以中医认为,头部最容易“上火”,宝宝患病更是头先热。如果宝宝保持头凉、足暖,则必定神清气爽,气血循环顺畅。

5.注意衣服防潮

天气季节交换时,强对流天气多,下雨也比较频繁,尤其是南方地区,衣服都很可能湿乎乎的。所以如果是宝宝的衣服,那么一定要及时用电吹风吹干,避免湿气太重影响宝宝健康。

1.运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

霜降一般在农历九月,一片秋高气爽的景象,此时肺金主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带孩子出门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球类运动等。

2、防病重在保暖

霜降时节,气温可能突然下降,昼夜的温差会拉大10℃以上,而我们的皮肤和呼吸系统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变化。这时,慢性病患者和那些体质差、抵抗力弱的人和儿童很容易病情加重或是感冒发烧。

3、多给宝宝吃养肺的蔬菜和水果

秋天正是各种果蔬上市的时候,这些果蔬具有滋阴养肺的功用,可以帮助宝宝驱走身体里的秋燥。因此,妈咪要多让宝宝摄取这些蔬菜和水果,如梨、甘蔗、石榴、大枣、柑橘等等。比如梨对防秋燥有独特的效果,传统医学上认为梨能生津止渴,润燥化痰等。

4、多给宝宝喝水养肺

引起秋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空气过于干燥引起,使身体缺水。传统医学认为,养肺可以驱走燥邪。为了防止宝宝被燥邪侵扰,妈妈们要比其他季节更注意让宝宝喝水以保持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最后,「早睡早起」在秋季也很重要,进入深秋白昼越来越短,孩子一定要顺应这个自然变化,早点上床睡觉,不仅要早点睡还不能睡懒觉,六七点钟要起床,睡到八九才起床会阻碍人体阳气的升发,对孩子的一天的状态都会有不利的影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