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各种“疾病”的不断频发,人们对“健康”越来越珍视,不惜花大价钱买对身体有益的产品,保健品商家也因此赚足了钱,不过这个赚钱的手法貌似有些不地道。

保健品行业乱象丛生,靠“会销”套老人“养老金”隐藏哪些猫腻?“会销”是时下最流行的一种营销方式, 商家往往通过搞“专家联谊会”、“产品报告会”、“养生讲座”等会议为由而开展自己的营销活动。近期就有一个以“免费旅游”为噱头而搞的一场营销会议,确切的来说应该是演一场“戏”。 保健品行业乱象丛生,靠“会销”套老人“养老金”隐藏哪些猫腻?客户是整个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保健品公司一般通过渠道买到这些客户的电话号码,然后分配下去,按照公司搞活动邀请客户免费旅游这样的话术进行邀约客户。

据从业者介绍说他们买来的客户资料多是老年人的,价格在2毛到100元不等,可以详细到姓名、家庭地址,得过什么病,买过什么产品等。并且还说老年人好诱导好控制,给他们发几份礼品,再让养生专家看看身体,这些老人很容易动心。

保健品行业乱象丛生,靠“会销”套老人“养老金”隐藏哪些猫腻?客户邀请来后就由会销公司接手,组织游玩、听讲座、办晚会、做实验、开药方,全部都是精心策划,目的就是高价销售保健品。

首先他们打科技牌来取得客户的信任,做一些实验来吸引客户的好奇心,等实验成功后,又有一大群托儿在旁边附和“太神奇了”。在场的人们被这氛围一搞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在此期间,他们会给老人检查身体,会销人员也会伺机向老人推荐产品,而这些所谓的“医生”其实事先都会根据老人的资料了解过老人病情,他们往往会在此基础添油加醋,甚至有的直接就说“你有癌细胞,如果不赶紧抓紧使用他们的产品就会扩散这样的话”。让老人害怕,好买他们的产品。

保健品行业乱象丛生,靠“会销”套老人“养老金”隐藏哪些猫腻?

如果在这个环节还有没买的,他们就会给老人洗脚,通过肢体接触来进一步取得老人的信任,然后通过聊家常来了解老人的经济能力。其想达到的效果有三种,一种是让老人感到不好意思不买产品。二是让老人非常感动,觉得自己的儿子都没这样对待过自己,感动之余很容易就会买其产品。三是了解他们的消费能力,从而推销其能承受价位的产品。

保健品行业乱象丛生,靠“会销”套老人“养老金”隐藏哪些猫腻?据从业人员透露,一场会销60多人,会销公司卖了40多万。产品卖出去的越多他们的提成就越高。而产品本身其实没有那么高的价格,价格只多以高是因为保健品公司要和会销公司分成。

其实“会销”作为一种相对较直接的销售方式本没有错,但这种利用老年人感情的手段却有点缺德了。保健品会销要想进一步发展应该遵循三个前提,一是从业者的诚信与自律;二是相关法规的完善;三是清晰、有效的监管。只有解决好这三个问题,会销才有可能顺利、规范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