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感受最诚挚的离别或者是最真诚的祷告,不是在教堂,而是在车站月台,还有医院"。从工科转向临床医学,是西安交通大学南洋书院电气59班金伟秋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而做出的决定。这个曾拿下西安交大本科生个人最高荣誉称号的"优秀学生标兵",立志选择攻读临床医学博士,祈愿为国家的医工交叉领域作出新贡献,将自己的青春投入到人类最高尚的事业中。

创交大记录!这个本科生横跨8个科研项目,发2篇SCI,三获国家级最高奖!

本科期间,金伟秋共获27项科创竞赛奖励,三获国家级竞赛最高奖,并获交大历史上首个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特等奖。除此之外,他还参加横跨4个学院的8个科研项目,申报专利三项,发表SCI论文两篇,获得过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三年综合成绩第一、英语辅修拔得头筹、创造"超百保研"新纪录……

创交大记录!这个本科生横跨8个科研项目,发2篇SCI,三获国家级最高奖!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杰出的学业成绩背后,是金伟秋异于常人的付出——三年大学期间,没有在任何课堂上分过心,睡过觉,书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作业本上是他条理清晰的解答;甚至一篇思修论文,他也要用上半个月仔细斟酌,用心完成;辅修英语期间,怀揣对语言体察的敏锐之心,全身心地投入辅修的学习,最终获得了双学位答辩资格。

在科研竞赛方面,金伟秋也表现得十分优秀——曾在理学院研究铁磁流体,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在电信学院研究癌症光热治疗,相关成果在《国际纳米医疗杂志》上刊发;在微电子学院研究波浪能收集,接触材料表面微纳加工,产出的成果获得双院士推荐……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他保持谦逊、善于合作。谈及自己科研的经历,金伟秋非常感激在竞赛科研之路上遇到的很多伙伴。在合作中,他若是觉得自己相关知识贮存丰厚足以掌控全局,就积极扮演组织者的角色;若是觉得自己仅了解冰山一角,就甘心做"小卒"、做团队任务的执行者。正是抱持着这样一种进取、谦虚之心,才使得他在竞赛科研的道路上如鱼得水,最终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创交大记录!这个本科生横跨8个科研项目,发2篇SCI,三获国家级最高奖!

在科研工作过程中,一项医工交叉的研究引起了金伟秋对于医学的兴趣。在了解了我国在医疗机器人等医疗科技领域受限于人的无力与无奈之后,他便想要在医工结合的领域进行更多交叉科研,希冀有朝一日能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尔后,他又了解到国外在医学教育方面普遍实行"后本科教育",且这种教育方式极易达成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互动,培养开放性思维,因而令他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与此同时,临床医学的实践性对他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我希望在医工交叉的双子星上开垦一片自己的学术特区,为临床医学和医工交叉的发展献出工程智慧,做医工交通的复合型医生,为中国人的健康梦贡献青春和力量。"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金伟秋早早便开始了准备工作,从大二起开始阅读一些医学书籍,自己设计"预科"学习,希望能在研究生阶段投身基础医学或临床医学研究。最终,金伟秋在得知部分医学院可以试点招收非医学本科生攻读临床医学博士的消息后,便毫不犹豫地提交了申请,转去了临床医学。

学习和科研之外,作为南洋书院朋辈菁英团团长,金伟秋经常主动帮助解决同学们的学业困难,甚至在考试前还给学业困难的同学辅导了超过10小时的数电课程;并带领书院50余名大三年级朋辈辅导员,为超过500名大一新生提供迎新服务、团建活动指导。

创交大记录!这个本科生横跨8个科研项目,发2篇SCI,三获国家级最高奖!

"我愿意做一个'活在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在学习上用最高要求规范自己,在生活上满足最低要求即可"。在学习工作领域严于律己的他,对自己的生活也有着高要求。他知道赚钱不易,因此在崇尚简朴生活的同时,更兼职打工贴补家用,当过11个不同的家教、助教,勤工助学累计超过100个小时。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金伟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当代青年学子树立了一个榜样。也祝愿他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自由驰骋,勇往直前!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