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片中的几位主人公都各具特色,热爱画画苦苦找寻美术老师的格瑞丝、退休后来到中国探访的造纸传人桑托斯、对前景感到迷茫的话剧演员杨杨、怀揣摄影梦想的货车司机吴英华、一心想着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哈伊达、视姚明为偶像的篮球少年玉苏甫江,他们都面临着来自家庭、生活和现实的种种考验。作为全球首部“一带一路”电影的《共同命运》,就将不同的国家和人们聚集在一起,带领观众随着镜头,将目光聚焦到普通人身上,跟随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展现他们遵从内心、追逐梦想、勇于挑战、实现自我的真实故事。

当今的世界,正朝着多元化和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曾经的闭关自守或制造技术壁垒,早已成为过眼云烟,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才是国与国之间互通有无的正确途径。作为全球首部“一带一路”电影的《共同命运》,就将不同的国家和人们聚集在一起,带领观众随着镜头,将目光聚焦到普通人身上,跟随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展现他们遵从内心、追逐梦想、勇于挑战、实现自我的真实故事。

整部影片以小见大,将普通人的生活穿插其中,进而折射出国家之间的互利共通。从肯尼亚的沃伊到内罗毕,从西班牙的昆卡到中国安徽泾县,从中国广州到约旦的安曼,围绕着几位来自不同国家、年龄的主人公来展开故事。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观念的适时转变、追逐梦想的不懈努力、以及实现梦想的全过程,都记录在影片的镜头里,并毫无保留地呈现给观众,这种独特的平行视角,这种小人物的故事,不光乐于被观众接受,也是影片的亮点之一。

片中的几位主人公都各具特色,热爱画画苦苦找寻美术老师的格瑞丝、退休后来到中国探访的造纸传人桑托斯、对前景感到迷茫的话剧演员杨杨、怀揣摄影梦想的货车司机吴英华、一心想着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哈伊达、视姚明为偶像的篮球少年玉苏甫江,他们都面临着来自家庭、生活和现实的种种考验……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经历与遭遇都不尽相同,但无论经受怎样的艰难困苦,他们都不曾放弃,而是苦苦坚守着自己的理想,遵从内心的真实选择。

片中,主人公的故事并不是虚构的,而是与现实有着高度的契合。约旦的大学毕业生哈伊达,所面对的就是女性的职场困惑,遭遇性别歧视。面试一次次失败,考官都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她,认为她终归会半途而废,与普通女性一样结婚后当家庭主妇,而她一直坚定信念,用一次次的勇于尝试证明自己,不光感染了家人,更成功征服了考官,为自己谋取了梦寐以求的职业。哈伊达的故事并不是个例,而是在告诉观众,面对职场歧视,坚持就是最好的武器。

肯尼亚的学生格瑞丝找寻美术老师的故事,叙述着梦想与勇气。她和同学们喜爱画画,由于学校招不到美术老师,学生们面临着无课可上的现状,格瑞丝毅然决定去内罗毕找老师,为了凑车票钱,她卖牛奶给老师,向姐姐借钱,跟伙伴凑钱,几经坎坷终于坐上了开往内罗毕的高铁,并顺利找到了美术老师,达成了自己和同学的心愿。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为了追求艺术梦想,独自踏上陌生的城市,开启全新的旅程,依靠的是自己的执着和勇气,是来自内心的源动力。

这样一部题材独到的作品,离不开强大的幕后团队支撑。由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编剧、美国圣丹尼斯电影节最佳编剧Guy Hibber和雷建军、邹磊三人,组成编剧天团;导演团队则是汇集了曲江涛、刘畅、孟纪原等青年才俊;主摄影Robin Cox、Matthew Norman更是BBC和艾美奖的常客,剪辑则是由金马奖最佳剪辑朱琳担任……可以说,堪比奥斯卡的黄金阵容,也为《共同命运》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部《共同命运》,让观众真真正正认识到,当今的世界,每天都在高速发展,一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已然到来。这也要求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更为广阔的视野,更具前瞻性的思维,来重新了解和认识整个世界。影片《共同命运》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一众主人公的故事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的经历和遭遇每天都在上演着,而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全球一体化的思维,去重新认识整个世界,找到你我割舍不断的“共同命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