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在宝山」患者CT造影剂过敏致死 医调委依法调解化解纠纷

做CT会过敏?严重过敏还会致人死亡?这是真的吗?医学错综复杂,人体差异不同,CT作为医学影像技术发展运用到现在,通常情况下是安全可靠的。但是CT需要注射碘造影剂来做血管显影,如果患者对碘造影剂过敏的话,那么这个小概率事件就会变成致命的一击。

9月,宝山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就成功化解了一起患者在做CTA检查过程中,因对碘造影剂严重过敏致死而引发的医患纠纷,短短9天内启动快速便民通道,安排专家咨询,促使医患双方达成人民调解协议,将这起易激化案件在国庆前夕消除在萌芽状态。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也为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纠纷回顾

「“枫桥经验”在宝山」患者CT造影剂过敏致死 医调委依法调解化解纠纷

8月30日,患者王某在子女陪伴下到上海游玩,途中因感腹痛到医方某院就诊。医方怀疑患者有可疑心绞痛,认为有冠脉CTA指征,随即预约9月10日行CTA(即CT血管造影术)检查。当天患者CTA结束后,很快出现呕吐、全身出汗、及至昏迷症状。家属呼叫当值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极力抢救,最终仍因抢救无效于当天死亡。家属无法接受患者因CTA检查后突然离世这一结果,聚集了众多亲朋好友围在医院,要求医方给予说法。

二、争议焦点

「“枫桥经验”在宝山」患者CT造影剂过敏致死 医调委依法调解化解纠纷

1、CTA检查前,是否需要做过敏反应测试?

2、在患者出现碘造影剂过敏反应后,医方的救治是否及时?患方认为医方在患者家属三次呼叫CTA操作人员后,才请急诊当值医生前来抢救,延误了救治时间,对患者的死亡负有全部责任,要求赔偿人民币65万元;医方认为患者死亡乃其自身对试剂过敏所致,且医方已经竭尽全力予以救治,故不应承担患者死亡的赔偿责任。

三、调处经过

「“枫桥经验”在宝山」患者CT造影剂过敏致死 医调委依法调解化解纠纷

(一)现场调解,事态缓解

9月11日一早,区医调办和区医调委获悉该起纠纷后,马上赶往医院。向医患双方了解病程发展及纠纷经过。患方人员众多,经过问询,确定了死者的直系亲属,同时允许少数家属代表共同参与纠纷的调查和处理。

调解员首先表达了对患方遭遇亲人变故的同情和理解,并表示:

有什么要求和我讲,医调委一定会依法依规和公平公正的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尽全力为患者争取应有的补偿。

调解员的一席话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增进了双方互信,更让患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同时调解员也批评了患方:

不要让合法维权变成医闹,妨碍医疗秩序。

患方表示不会再做过激的行为,同意通过人民调解途径理性维权,控制了事态发展。医方也表示愿意配合调解。

(二)专家咨询,司法公正

调解员在收集了相关病历资料后,认为双方争议焦点超出了自身知识范畴,不宜轻率判断,为了准确把握诊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决定启动专家咨询程序。医调办高度重视,果断开辟快速通道,于9月14日安排召开专家咨询会。

通过病史资料及现场问询,专家分析认为:争议焦点一,医方使用的“碘帕醇注射液”,是非离子型对比剂,可不做过敏反应测试;争议焦点二,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后出现胸闷恶心呕吐,猝死考虑过敏性休克可能性大,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医院对过敏性反应警惕不够,观察评估不仔细,处理不及时,负一定的责任。经医调委集体分析讨论,该案的调解方案逐步形成。

(三)准备充分,集中攻坚

9月18日,调解员召集患方,告知专家咨询意见和调解方案。患方对此拒不接受,仍然认定医方应负全部责任。由于专家咨询意见和预期的想法差距过大,再次让患方对医调委产生了不信任感。调解员不急不躁,建议患方可咨询相关医学人士,并再次向患方普及:

人民调解,虽然便捷快速,但人民调解并不是漫天要价,它和法院诉讼一样,每一分赔偿款都是要有法律依据的支撑。

「“枫桥经验”在宝山」患者CT造影剂过敏致死 医调委依法调解化解纠纷

与此同时,调解员也将专家咨询意见告知医方。医方同样无法认同,认为医方的诊疗符合常规,且已经尽到了救治义务,不能承担赔偿责任。对此,调解员明确指出: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是造影检查过程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轻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做好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预防工作是保证CT增强检查的重要环节。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后,家属呼叫三次医方才进行了救治,明显存在观察评估不仔细,处理不及时,延误了对当时已处于重度过敏休克的患者的救治。

虽然医患纠纷双方当事人对损害结果的认定意见不一,对赔偿数额的主张不同,但基于双方都有调解的诚意,调解员并没有放弃努力,而是继续找双方当事人商谈,希望大家都能做些让步,尽量通过人民调解的途径解决此纠纷。

经过多轮“背靠背”调解,金额差距逐渐缩小。9月20日,区医调委再次主持双方调解,最终医患双方达成和解,签订了人民调解协议书,此起纠纷经过9天时间,圆满化解。

四、结案体会

区医调委始终秉承“为民、公正”的工作理念,对待医患双方一视同仁,坚持公平公正,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遇到紧急和突发情况,主动承担,工作前移,深入一线,尽心尽力,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赞誉。医患纠纷不仅是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缩影,将会面临更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宝山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也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以更加专业、高效和便民的服务,化解各种医患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五、医学知识

冠脉CTA是我们常说的冠状动脉CT造影,这种方法是先从手臂的静脉里输入造影剂,就像平时输液一样,然后通过x线显示人体的冠状动脉影像,达到诊断冠心病的目的。碘造影剂因其显影清晰,毒副作用少,且易于吸收与排泄,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中。临床上应用的碘造影剂包括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类,目前临床以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居多。碘造影剂过敏反应是造影检查过程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轻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医疗机构做好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预防工作是保证CT增强检查的重要环节。最新影像技术方面常规中,一般无需做碘过敏试验,因为这没有预测价值,除非产品说明书注明特别要求。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临床表现,轻度反应有面部潮红、眼鼻分泌物增加、恶心、头痛、头晕、皮肤瘙痒、结膜充血;中度反应有胸闷、气短、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大片皮疹、结膜充血、面部水肿、喉头水肿。重度毒反应有循环衰竭、血压下降、脉搏细速、意识模糊、知觉丧失、心脏骤停。

医疗机构对于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一定要重视。在检查之前可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现病史及过敏史,同时要完善抢救措施,放射科造影室必须准备好抢救过敏反应的药品器械。常用药品有地塞米松、苯海拉明、盐酸肾上腺素、氢化可的松、多巴胺、阿拉明等。抢救器械有听诊器、血压计、吸痰器、氧气瓶、简易人工呼吸器、开口器等。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碘造影剂,判断患者病情,并立即通知急诊科医生,就地急救处理。

「“枫桥经验”在宝山」患者CT造影剂过敏致死 医调委依法调解化解纠纷

来源 | 区医调委、区医调办

「“枫桥经验”在宝山」患者CT造影剂过敏致死 医调委依法调解化解纠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