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德国安联球场

慕尼黑安联球场(Allianz Arena)以它精巧的结构壮丽的外观,成为慕尼黑以至于德国的荣耀。安联体育场被选作2006年德国世界杯开幕式赛场。这座可以容纳75000人的球场在2005年5月30日和31日正式启幕,由慕尼黑1860队和德国最成功的俱乐部拜仁慕尼黑队联合出资建造。

球场容量 初建66000,2012年8月扩建为71000,2015年,为满足申办2020年欧洲杯决赛申办要求,球场再次扩建为75000,在进行洲际赛事时,球场可以容纳71000人(下层看台:20000坐席,中层看台:24000坐席,上层看台:22000坐席。南北看台弯角处的7000个座位可以变成站席。为残疾人准备了大约200个位置。2200个商务席。106个包厢,可以容纳约1374个位置。11000个车位,其中体育场内大约1200个)

2017年7月12日,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通过官网站宣布,慕尼黑1860与安联球场之间的合同解除,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成为安联球场唯一的主人。

02

国家体育场(鸟巢)

国家体育场(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举行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奥运会后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并成为地标性的体育建筑和奥运遗产。

体育场由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艾未未以及李兴刚等设计,由北京城建集团负责施工。体育场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场馆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2003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2008年3月完工,总造价22.67亿元。作为国家标志性建筑,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结构特点十分显著。体育场为特级体育建筑,大型体育场馆。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

2014年4月中国当代十大建筑评审委员会从中国1000多座地标建筑中,综合年代、规模、艺术性和影响力四项指标,初评出二十个建筑。最终由此产生十大当代建筑。北京鸟巢--国家体育场为初评入围建筑之一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国家体育场改造工程将于2020年初开工。

03

威斯法伦体育场[德国]

西格纳尔·伊杜纳公园球场(Signal Iduna Park)是原"威斯法伦球场"(Westfalenstadion)被赞助商冠名赞助后的官方名称,冠名期从2005年12月至2021年6月,位于德国多特蒙德。属于德甲球队多特蒙德的主场球场。号称欧洲最恐怖主场。

在2006年世界杯作为四场分组赛、一场16强赛及一场半决赛的比赛场地。国内联赛时容量包含座席及立席为81,264人,当举行国际赛时改为全座席可容纳67,000人。

球场原名以前普鲁士省份威斯法伦(Westphalia,即今天部分的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联邦州)命名。是全德国最大的球场,于2004/05球季以140万观众人次创下欧洲足球入场观众人次新纪录。

04

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

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南边一座"岛"上(北纬51°32'19.59",西经0° 0'58.88"),三面环水,观众可通过五座桥梁前往体育场。体育场内的设施包括运动员更衣室、医疗辅助设施和一个80米热身跑道。体育场外设有观众服务区、小卖部和商品店。伦敦奥运期间比赛项目:田径、开闭幕式。[2] 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于2012年5月5日正式宣布起用,因其外形酷似一只大碗,被国人昵称为"伦敦碗"。

作为2012伦敦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堪称节能型建筑的典范,在钢材日益稀缺的形势下,该场馆对于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属于重量级的,比其它体育场减用了75%的钢材。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其建筑所使用的低碳混凝土,此种材料来源于工业废料,较一般水泥含碳量低了40%;而体育场的顶环更是由剩余的煤气管构筑而成。整座体育场以看得见的方式实践着2012伦敦奥运会以"减量,再用,循环"的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宣言。 而在设计上,将体育场下体构筑于碗形基底的策略更进一步减少了钢材与混凝土的使用。

05

温布利球场

温布利球场位于英国伦敦的一座足球场,是英格兰代表队的主场,同时也承办英格兰国内各项比赛的决赛。最早建于1923年,于2007年重建,被公认为是全世界上最伟大的球场。1966年世界杯见证了英格兰队夺冠的辉煌时刻。

温布利球场看上去是非常传统的体育建筑,展现了设计者的作品特点,外墙由强化混凝土覆盖,是结构主义建筑风格的先驱。这种古老的强化混凝土表面,给人感觉好像是用普通建筑材料建造的,或者好像是涂上了灰泥石膏。

温布利球场正门的前有一对白塔,此设计旧温布利源自英属印度新德里的总督府,自此温布利双塔长期以来成为该体育场的标志,也成为了伦敦著名建筑之一。

温布利球场纵长的场地两端为两个半圆形,与跑道形状相对应,看台也被建成纵长型,能够容纳6万名观众.温布利球场长105米,宽69.5米。为保证排水,球场的中心比边线高25厘米。至于看台结构的设计上,则采用了建造横向通道、楼梯以及开放每个单独看台区等方法。同样顶棚也是纵长的,在1920年代,如果体育场顶棚的建筑不使用支柱,那么在技术上就是行不通的。同其它建于战前的体育场一样,温布利体育场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缺陷,观众欣赏比赛时的视线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温布利体育场旁边建有一座游泳馆即帝国游泳馆,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就安排在这里进行。

06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

蒙特利尔的奥林匹克体育场(法语:Stade olympique,英语:Olympic Stadium),位于加拿大魁北克,是197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场地,可容纳5万6040人。也曾经是职棒大联盟球队蒙特利尔博览会队(Montreal Expos,2004年后迁往美国华盛顿)的主场。拥有一座高175米的高塔,为世界上最高的倾斜建筑物。

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场:是加拿大耗巨资在梅宗纳夫公园修建的规模巨大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占地面积750亩,包括奥林匹克体育场、室内游泳池、跳水池和自由车赛场等。奥林匹克体育场是由塔利伯特和达欧斯特设计的,能容纳71,920名观众。整个体育场呈椭圆形,四周用34根钢筋水泥柱支撑,离地面最高处为54米,看台顶棚由悬臂支撑(所有固定看台均有顶棚)。第21届奥运会于1976年7月17日在此正式开幕。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出席,英国女王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最后点燃主体场奥运火焰,是由一对少年男女普雷方丹和亨德森共同完成的,这是奥运会史上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两人共同执行这一光荣的使命。

07

卢日尼基体育场

卢日尼基体育场坐落在俄罗斯莫斯科市区,简称卢日尼基体育场。它是俄罗斯最大的体育场总共有84745个坐席。这个体育场是卢日尼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一个组成曾经有段时间这个体育场被称为列宁体育场。

体育场被欧足联评为5星体育场体育场是两支俄超球队莫斯科鱼雷和莫斯科斯巴达克的主赛场。

自从2002年国际足联允许在各项赛事使用人工草皮以来它也是在欧洲少数几个使用人工草皮的著名体育场之一。由于并不是专业足球场所以在观众席和场地之间有跑道环绕。

卢日尼基体育场曾经是莫斯科举办的198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赛场当时的观众容量有103000人之多在该体育场进行田径、足球决赛以及马术比赛。此外该体育场还承办了1957年的世界冰球竞标赛决赛当时的决赛是在苏联和瑞典之间举行观众人数达到了55000人创下了该项赛事的观众出席人数世界记录。

08

都灵奥林匹克体育场

都灵奥林匹克体育场于2006年2月10日和26日举办第20届都灵冬季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场内可以容纳27500名观众,开幕式和闭幕式其间将搭建临时看台,可以容纳最多35000名观众。据估计全世界将有超过20亿观众观看仪式的电视直播。

奥林匹克体育场翻修的前穆纳尔体育场,后者是兴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体育场,曾被意甲球队都灵队和尤文图斯队用作球队主场直到上个赛季80年代末。奥运会期间,穆纳尔体育场将成为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主体育场的一部分,场馆全部被翻修并加上了一个新的顶棚。

09

诺坎普球场坎帕诺球场

诺坎普(球场),国内亦译为坎帕诺球场,是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内的足球场,属于西甲球队巴塞罗那的主场。球场入座量高达 99,354 人,是全欧洲最大的足球场,在1998年至99年球季被欧洲足联选为五星级球场。

现在球场一共有48米高,总占地55000平方米,250米长,220米宽。球迷们在5分钟内就能走光。在1998-1999赛季,欧足联承认了诺坎普的无以伦比的华丽,给了它5星的评价。现在诺坎普球场主要附属设施如下:更衣室、 礼拜室、各种包厢、 贵宾休息室、 记者招待会大厅、电视转播工作室、记者席、技术服务办公室、 运动医疗中心、总控制中心、前巴萨球员协会办公室及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努涅斯主席"博物馆(以努涅斯命名的巴萨博物馆)。

10

圣地亚哥·伯纳乌球场

圣地亚哥·伯纳乌球场,(El Estadio Santiago Bernabeu)。是西班牙足球俱乐部皇家马德里的主场,于1947年12月14日正式落成,可容纳80,354人名观众,是世界最著名的足球场之一。

圣地亚哥·伯纳乌球场由当时只上任一年的主席伯纳乌计划兴建,1944年10月27日开始动工,于1947年12月14日正式落成,起初球场名为Estadio Chamartin,随后举行球场第一场比赛对葡萄牙的比兰伦斯(Os Belenenses)。1955年1月4日,俱乐部官方正式将球场名称命名为圣地牙哥·伯纳乌球场,以纪念功不可没的伯纳乌主席,俱乐部容量随后不继增加,1952年曾经可容纳多达120,000人,之后球场因为成为1982年世界杯举行场地而要进行大规模更新,但80年代发生多宗球场意外,欧洲足联因此下令大部分球场由站立改建为全座位,1982年后曾进行过3次大规模的改建,容纳数目不断下降到现今的80,000人。2005年后伯纳乌球场被欧洲足联评选为五星级球场,如果评定五星级球场则代表球场可以成为欧洲冠军杯决赛举行场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