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想要生动形象,就必须有修辞的参与。修辞就如同指挥棒一样,时刻调动着文字的波澜起伏。看看修辞在古诗中的运用都有哪些。

(一)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有明喻、暗喻、借喻之说。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二) 拟人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模样。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三)隐语(谐音)、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竹枝词》(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但情传的含蓄,“倒是无晴胜有情”。

(四)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五)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六)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

(七) 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它与比喻的最大不同是比喻一般都是写实的,比拟则很虚,多数的比拟都是实际中没有的,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愁比拟成江水,把愁比拟成江水,在实际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是比拟句。

(八) 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如邵雍的“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山村咏怀)

(九)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如“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十)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如“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迭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十一)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增强作品的意蕴。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②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③减少语词的累赘,使语言更精练④使文辞典雅,加大历史的纵深感,丰富诗歌内涵。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张孝祥《念奴娇》中“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