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来自楚雄州南华县和大理州各县市的49名学员来到大理大学,参加 “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大理大学2018年彝族刺绣的培训。

既然说到传承,那么要传承什么?如何保护传统?怎样赋予刺绣更多的文化元素?

(赵敏副教授正在讲授《大理文化概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奇葩,它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今日上午,大理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赵敏副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内容丰富的《大理文化概览》。

(授课内容)

赵敏老师的讲座从南诏的历史文化发展,到大理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延伸到现在文化体系当中。从人的成长轨迹,回归到最早期的文化元素;从文化的角度从发,衍生出刺绣的内涵。

(赵敏老师和学员进行交流)

赵敏老师详细的讲述了不同时期,大理乃至云南的历史文化发展,总结了文化发展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和改变,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更是凝聚了一代代人的智慧。赵敏老师说:“今天和各位从事刺绣的老师一起分享学习了文化历史的变迁,就是想让大家从文化背景上认识自身民族的特点。民族文化不是孤立的,每一种文化都有相通之处。非遗传承的最大功能就是,保护了民族的宝贝,只有让这些好的传统存活下来,才能让社会更加丰富多彩,使更多文化在发展中传承下来。对于刺绣,希望我们的非遗传承人能够更多的融入民族文化之精华,创造出具有时代感的艺术佳品。”

讲座非常精彩,学员们纷纷和赵敏老师交流,提出问题,受益颇深。

(学员们认真听讲)

学员徐丽仙说:“从昨天杨德爱老师讲的非遗中,学到了很多政策和传承的精神。今日赵老师讲授的文化,体现在非遗产品的方方面面。我是做剪纸的,当然不管是剪纸还是刺绣,里面都有文化的生命感,艺术是相通的,表现手法不一,但是本身的文化不变。今天的文化讲座学到了很多,在今后的作品中也会尽量把历史文化表现出来,也将会尝试把剪纸与刺绣结合起来。”

来自剑川的学员段爱英说:“要多学文化知识,才能更多的了解到历史文化里面的好传统,也才能在今后的刺绣和布扎作品中融入更多美好的东西。”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也将面临挑战。那么如何让刺绣传统元素与现代人的审美相结合,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产品。大理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朱静苑、大理大学艺术学院李瑞梅老师给学员们讲授了《构成设计之形态组织》的课程。

(李瑞梅老师正在讲授《构成设计之形态组织》)

朱静苑老师介绍说:“构成设计的学习,就是想让大家对颜色和造型有更好的认识,在今后的刺绣中,对一些归类可以有深刻的了解,让作者设计的图案图形变得更好看。在设计课程上,也是考虑到了学员的基本情况,课程都是能够让学员通俗易懂的。课程上也会理论结合实践,让学员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设计构想,在审美上有提高,创作出更为精美的作品。”

李瑞梅老师用图文,举例,案例分析等等形式,在强调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从构成设计上如何体现民族个性、民族审美观,赋予刺绣最大的美感上,给学员们深刻详细的讲授了《构成设计之形态组织》。

(学员之间相互讨论,共同学习)

让“非遗”融入文化中,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它才会拥有时代的张力和生命力。通过这样的培训,学员们表示,学到很多新的东西,原来刺绣可以这么鲜活亮丽。

图文作者:张全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