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AIS智能检定仪”可远程自动接收船载AIS设备信号。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摄

新民晚报讯(首席记者 曹刚 通讯员 潘洁沣)从今天起,上海港相关水域升级为二级水上交通管控,未接受入沪船舶专项安检或保安专项检查的船舶,以及未安装或未正确使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船舶禁止进入四种水上交通管控区域(核心管控区、周边控制区、外围防范区和预控区)。

上海海事局研发了“AIS智能检定仪”,可远程自动接收船载AIS设备信号,快速判断其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与证书不匹配等违法行为。9月15日以来,上海海事局核查入沪船舶专项安检2.7万艘次,相当于每2分钟即有一艘入沪船舶通过专项安检。

为确保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举办,自今日起(10月23日),上海港相关水域升级为二级水上交通管控,未接受入沪船舶专项安检或者保安专项检查的船舶,以及未安装或未正确使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船舶禁止进入四种水上交通管控区域。

上海港相关水域升级为二级水上交通管控时间:

2018年10月23日-2018年11月12日

在黄浦区海事局指挥中心现场看到,海事部门在上海港黄浦江及长江上海段设置核心管控区、周边控制区、外围防范区、预控区等4种水上交通管控区域,依法实施禁航、限航等水上交通管控措施。在四种管控区域内,海事部门通过采取多项高科技手段,共设置10条拦截线,对入沪船舶进行24小时专项检查,切实加强水上交通管控,维护上海港相关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秩序。

据上海海事局船舶交管中心常务副主任张俊峰介绍,其中,针对目前一些不法船舶为逃避海事部门监管,恶意关闭船舶“电子身份证”(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套牌”、篡改船名等违法行为,上海海事局研发了“AIS智能检定仪”,可远程自动接收船载AIS设备信号,解析并通过智能手机显示船载AIS各类信息,可以快速判断AIS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是否存在AIS设备与证书不匹配、静态信息输入不准确等以打击此类逃避监管的违法行为。

在进口博览会期间,海事管理机构根据相关法规规定要求,重点检查未安装或正确使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的船舶,对不符合管控要求的船舶,禁止进入黄浦江管控水域。截至目前,通过“AIS智能检定仪”检测船舶949艘次,发现多起涉及违规使用AIS设备的违章。

据了解,自今年9月15日起,上海海事局即对拟进入上海港黄浦江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中国籍船舶进行船舶专项安全检查。截至10月22日,共核查入沪船舶专项安检2.7万艘次,相当于每2分钟即有一艘入沪船舶通过专项安检。

据悉,本次管控将持续至11月12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