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政策真好,帮扶干部比儿女都好。”这是陈秀莲老人经常说的话。在帮扶干部王益区委宣传部岳巧云的帮助下,因残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秀莲老人和老伴杨文兴过上了看病不发愁、日常花费不用愁的好日子。这些都得益于岳巧云坚持每周上门看望老人,在“日常关怀”中了解老人的需求,解决老人的实际困难。

“姨,在屋么?”重阳节前,岳巧云如往常一样还没进陈秀莲家门就热情的打起招呼。

“你咋可来了。”陈秀莲还没见人影,就知道来的是岳巧云。陈秀莲觉得岳巧云工作忙,每次抽时间来家看望她和老伴,心里很过意不去。

除了每周上门走访外,每逢节假日,岳巧云都会带上老人需要的日用品以及米面油等物品和老人一起过节。帮助老人收拾屋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岳巧云这次来,主要是看看陈秀莲老人因全身过敏起荨麻疹的医治恢复情况。

今年72岁陈秀莲老人,肢体残疾二级,拄着双拐,行动不便,还患有严重风湿,手脚关节常年肿大疼痛,身体属于过敏体质。前段时间陈秀莲因过敏引发“老病根”导致难以下床,刚一得知病情,岳巧云就立即联系村医查看老人病情并带老人去矿医院治疗。看到陈秀莲已经能拄着双拐下床走路,岳巧云赶紧迎上去搀扶着老人坐下。

“以前得了病是不想看、不敢看,现在有娃给我们联系,都不愁了。”陈秀莲说。

听到陈秀莲又喊自己是“娃”,早已为人父母的岳巧云爽朗的哈哈大笑,连忙说道:“主要是党的扶贫政策给力,我们只是当你这儿也是家里,不见外,经常来看看你而已”。

陈秀莲的丈夫杨文兴今年77岁,去年下雪时不小心摔了一跤,留下了腰疼的顽疾,今年杨文兴因腰疼住院两次,因低血压头昏住院一次,每次岳巧云都及时联系医生,忙前忙后帮老人办理医疗报销手续。

岳巧云深知,巩固是检验帮扶成效的真正开始,如何使帮扶工作起实效,使家庭发展常态化是岳巧云一直思考的问题。

经过多方咨询和认真调研,岳巧云鼓励、帮助杨文兴家庭2017年种植乌药8亩,2018年培育杨树苗5亩;持续协调光伏项目、杨树苗销路等;沟通协调相关部门及王家河街道,确保老人日常吃穿用度,保障了老人收入稳定、日常花费不用愁。

之前,杨文兴的儿子儿媳常年不在家。看着老人的落寞之情,岳巧云多次做老人儿子儿媳的思想工作,说道理、讲政策,2017年底老人的儿子儿媳回家了。儿子儿媳也主动帮助老人干活,给老人做饭洗衣,照顾老人日常生活。老人说:“你们把我儿子儿媳都带得孝顺了”。

现如今,杨文兴一家已经慢慢走出了贫困,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每次见到岳巧云,老俩口都激动地说:“娃,再不要管了,都好得很了”。每次离开,老人眼睛也都会发红,一送再送,依依不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