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再来看刘梦洁及其导师,不难联想,他们知道问题的途径显然是湖南大学接到作者反映后,湖南大学与洪源进行了沟通,但是,我们可以想象,沟通的态度绝不是进行公开道歉严肃处理,而是私下里解决,减少损失。我们了解到,刘梦洁及其导师私下里也与作者进行了沟通,但是问题爆发的关键不在这里,而是在于项目评审过程中洪源也是评委之一并否决了项目。

整整一个2月份,翟天临博士学位论文抄袭的报道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恰巧小编也即将面临硕士毕业论文答辩,当时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今年的答辩工作要更为严格。不过心里仍然有一点小欣慰,只有自己真正为论文翻阅资料、熬夜加工过,才能懂得打击学术造假的淋漓尽致的畅快感。

又抄袭?学位论文靠自己真的写不出来?

最近几天,湖南大学刘梦洁硕士论文抄袭又刷新了头条,不过,相对于翟天临,我看到的是原创作者的愤怒与无奈,以及洪源对于国家涉密项目不可推卸的责任。

两次事件到底有何不同呢?

虽然都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但是,刘梦洁事件更将传统思维中的以大欺小诠释出来了。虽然翟天临属于公众人物,但是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亦不得不保持沉默。错了就是错了,取消博士学位是应有的惩罚,但是还缺少一个道歉。反观刘梦洁事件,原创者在博士学位论文查重时发现大范围雷同,不得不说将会造成心理上的极大压力。之后与刘梦洁硕士学位论文对比发现,是对方盗取了自己申请的国家基金项目,更我狗血的是,刘梦洁的导师竟然是当时基金项目申请时的五个评委之一,正是他行使了一票否决权。最为严重的是,这个项目还处于保密期。不得不说,云南财大这位普通老师,正面刚的不只是一个普通导师和学生,而是他们那种拿来主义的理所当然的态度。我们来分析一下洪源当时的心境,应该是:我就喜欢看你讨厌我却干不掉我的样子。如果没有这种心态的作祟,我想对于涉密项目以及学生的论文,都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这次事件中又暴露出哪些问题呢?

首先,这次事件存在一个投机取巧的思想。第一,洪源自认为项目处于保密期,自己有权限获取其内容。第二,洪源或许认为项目没有通过,相关研究成果利用价值不大,公开发表的可能性也不大,可以拿来供自己学生继续利用。第三,即使自己拿来给学生利用,也占得一个率先发表的契机,别人再拿来用的时候会显示抄袭,从而只能更改重复率。

其次,这件事反映了教师道德问题。教师道德问题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刚刚发生的博导骂学生是垃圾事件余热未消,又爆出论文抄袭事件,可见,学术圈也并不太平,也存在着道德失范与暗黑操作。刘梦洁的硕士论文从开题到框架制作再到定稿,整个过程必然是在洪源的指导之下,那也就是说,从最初阶段,洪源就在纵容或者默许自己的学生剽窃他人成果,这其中两人有什么关系我们不妄加揣测,可以确定的是,洪源不仅存在治学的问题,还存在师德的问题。也就是说,对学术研究要求不够严谨,利用自身权力强行决断;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对学生不负责任,对广大科研工作者不负责任。

最后,这件事还凸显着问题处理时更方的能力。此次事件,利益攸关方有三种,第一,原作者,第二,刘梦洁及其导师,第三,湖南大学。

我们先看原作者,最初发现这问题时,与湖南大学进行沟通,湖南大学的态度令人作呕,我们不排除拖延时间私下寻求解决办法的可能。迫于无奈,作者只得在网络上给予压力,不得不感谢这个时代,给了弱势群体表达意愿的途径。

我们再来看刘梦洁及其导师,不难联想,他们知道问题的途径显然是湖南大学接到作者反映后,湖南大学与洪源进行了沟通,但是,我们可以想象,沟通的态度绝不是进行公开道歉严肃处理,而是私下里解决,减少损失。这不应该是一个用人单位处理问题的态度,舆论曝光后,迫于舆论压力再做出其他的反应,已经失去了自身的公信力。我们了解到,刘梦洁及其导师私下里也与作者进行了沟通,但是问题爆发的关键不在这里,而是在于项目评审过程中洪源也是评委之一并否决了项目。这里就涉及到洪源否决项目以及将之透露给自己学生的动机,这其中有没有私人的情感动机?大家自行展开想象吧。为何就甘愿冒险将涉密项目拿来给学生利用呢?

我们再看湖南大学的态度,目前来看,已经在进行调查,但是是迫于舆论的压力。可能最初也只是将事情通知到了刘梦洁及其导师,学校自身并没有进行其他处理。到后来曝光之后,再进行危机公关,这显然是一次失败的危机处理事件,已经成为一种经典甩锅案例。

又抄袭?学位论文靠自己真的写不出来?

翟天临事件的出现,彻底引爆了学术圈,教育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击学术不端行为。笔者也将面临毕业,回忆起论文的整个过程,首先要感谢导师,从选题到开题再到定稿,导师一直全程把关,论文框架修改了五六次之多,我想,大多数学生回忆起这段时光,都会觉得是人生一种经历,相比较之下,刘梦洁毕业又能留下什么样的美好回忆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