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随着分享经济的强势来袭,共享汽车也有望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下一个蓝海。共享汽车的风将往哪吹?7月7日,由中国汽车报社、中国汽车报客户端“汽车发布”开设的大型主题沙龙式直播栏目“金台话车”第二期邀请国家发改委综合交通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程世东、罗兰贝格合伙人郑赟、华平投资合伙人陈伟豪、宝驾出行创始人兼CEO李如彬与主持人中国汽车报社采访中心副主任朱志宇共话汽车共享。

共享汽车的本质是提升出行效率

共享汽车这种源发于欧美有望在中国迎来高峰的商业模式究竟要如何定义?作为一种新兴商业模式,每个人都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定义,然而却很难一言以概之。“狭义的理解就是利用网络等新兴信息手段提升出行效率,广义的理解就是利用新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的新业态。”程世东认为,大家对共享汽车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是提升出行效率是其本质。陈伟豪则表示,共享汽车不必拘于B2C还是C2C,只要能更有效率的使用资产,提升出行效率,缓解城市出行难的问题就是值得推崇的共享出行。“共享汽车有使用者与所有者分离,自助式服务业态两大特点。”郑赟认为,在分享经济大潮下不必拘泥于共享汽车的概念,任何能提升效率的新商业模式都值得尝试。

“资产所有者、信用评价机制和出行服务需求者是共享汽车的有机组成部分,将闲散资产集约化、规模化使用,提升出行效率是共享汽车的追求。”李如彬认为,网约车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化技术在共享汽车领域的应用,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约车也是汽车共享的一种形式,只是当前的共享模式更多采用自助形式。

“成也资本,败也资本”

谈到共享汽车能否被市场接受,便捷性是关键因素。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渗入生活,新的信息技术为共享汽车提供了技术支撑,也让其便利性大大提升。但是,作为一种重资产的模式,共享汽车受资产、停车位、运营管理等条件的制约,要想提升其便利性必须仰赖资本的支持。

“当前,共享汽车尚处于萌芽的起步阶段,需要企业的创新包括技术的提升、资本的支持和政府的支撑。”陈伟豪认为,资本的本性是逐利,不可能做公益,在共享汽车领域,资本投资首先要考虑这种商业模式是否能带来回报,是不是真的能赚钱的生意。

“我们调查统计,当前我国共享汽车的市场总量在3~3.5万辆左右,排名前十的企业最多有1万多辆车,少的有几千辆,都还没有做大。”郑赟预测,到2020年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0万辆,2025年有望达到60万辆。“无论是网约车还是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都表明,共享汽车的发展也必将经历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短期内很难改变。”程世东表示。陈伟豪则认为,市场最终会向一家独大或寡头垄断的格局发展,而在这之前需要资本的支撑。他判断,未来6~12个月是我国共享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期,也将是资本是否进场的考察期。

虽然共享汽车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撑,但是资本逐利的本性在进入市场后,也有可能扰乱市场的正常发展,这一点从过去一年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可见一斑。“过去半年我所接触的范畴,有不止5家运营企业已经拿到了投资,目前,这一市场拿到投资并不难。关键是拿到投资后怎样投放?像共享单车一样,车的颜色多不是问题,问题是合理的投放和管理。”李如彬强调,在资本进入后,怎样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助力而非添乱是根本。

“共享汽车是一种不错的商业模式,前景可期。但是资本的进入必须理性,不能一投了之,而是要考虑投入后商业模式的运营,要看懂后再投,不能添乱。”陈伟豪表示,一般资本需要在投入3~5年或5~8年后撤出,当资本撤出后,商业模式能否找到造血能力需要资本“看懂”后再投。

阵痛过后 中国共享汽车一定能成为世界No.1

“当前,共享汽车的门槛并不高,只要有车辆资源的企业都可以进入,但是由于共享汽车的地域性特点很强,一家企业很难跨地域做大做强,形成一家独大。”郑赟认为,在传统租车领域有优势的公司或许能依托原有的车辆资源、运营经验,从而借助信息技术强势介入,但也存在船大掉头累的问题。陈伟豪也表示,运营团队也是资本考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当前,业界对共享汽车的预期都很高,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强烈的市场需求下,共享汽车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而未来,中国极有可能成为共享汽车发展最好的市场。

“面对车辆保有量激增后带来的城市交通管理压力,尽可能占用更少的道路资源提升出行效率是城市交通管理者的宗旨,所以公共交通成为各城市管理者的首选。”程世东表示,尽管共享汽车不是公共交通,但是其提升出行效率的属性也得到了国家的支持。“《意见》特别提出各个城市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示范推广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鼓励创新、包容审慎、降低门槛是当前政府对分享经济的指导原则。虽然共享汽车没有被得到公共交通般的待遇,但是分享经济的鼓励措施共享汽车都可以享受,同时,大部份共享汽车项目都使用了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所有鼓励优惠政策共享企业也可以享受,两项叠加使共享汽车得到更多的支持。”

信用征信系统的打通是需要国家和政策支持的,另一方面,应用便利性是共享汽车能否被更多的消费者使用的关键,如能让国家层面的诚信体系联通起来,将极大地提升共享汽车的市场推进进程。

对于价格这一敏感因素,大众普遍认为,低于出租车的价格是共享汽车较合理的价格,靠资本支撑“烧钱”下的低价没有生命力,也不是正常的经营模式,而共享汽车的生态决定只要其运营3小时/天以上就能不亏本,8~10小时/天就可以在价格低于出租车价格的同时让运营商盈利。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