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发展,作为城市出行解决方案的汽车分时租赁发展迅速,但是各方面制约因素亟待整个产业深入讨论和解决。1月31日,由中国车联网推进联盟指导、汽车共享分时租赁工作委员会主办”2018 中国车联网大会暨第二届共享汽车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参会代表就分时租赁行业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展开交流,用数据解读政策和产业热点,共同讨论行业未来宏观走势,深入探讨共享汽车发展困境及解决方案。20家分时租赁相关企业在本届大会上共同成立了“526工程共享汽车联盟”,旨在连结分时租赁生态圈内各企业,全面推进产业领域各类资源的共享与合作,推动共享汽车行业良性发展,意味着共享汽车生态共享、互联互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

分时租赁的经营必须规模化,但其中很大一个阻碍就是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的问题。汽车共享分时租赁工作委员会主任、宝驾出行副总裁马瑾表示,共享汽车企业普遍面临车辆少、停车难、充电桩少等问题,背后则是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近年来,一些厂商相继进入了分时租赁市场,但仍是各自为战,并未形成规模效应,没有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整合。小规模、不成体系的运营方式使得每一家资源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车桩位网”等配套资源的不足制约行业发展,进而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526工程共享汽车联盟”在这样的行业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大会现场举行了526工程共享汽车联盟年度签约仪式,526汽车共享工程”源于宝驾出行率先发起首创的526世界汽车共享日,是宝驾出行为推动 “车桩位网一体化”战略合作,推进城市绿色出行的智慧城市建设,构建新能源、新技术、新生态下的汽车分时租赁经济系统工程。据了解,目前“526汽车共享工程”建设及合作的分时租赁共享车站630座,接入分时租赁新能源汽车4000辆以上,覆盖全国24个城市。

由汽车共享分时租赁工作委员会牵头成立“526工程共享汽车联盟”,将帮助分时租赁运营商、汽车主机厂、充电桩运营商、停车位运营商等产业链内多方企业达成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规范与协作。正如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牛近明所说,目前的分时租赁市场还是弱小的,资源聚合和相互关联不够,鉴于当前汽车分时租赁领域参与主体多、产业缺乏协同的现状,必须通过一个统一开放的共享平台来联络各方,抱团规则交给共享汽车生态平台建设方,推动筹建及后续工作,为各家企业整合所需资源提供信息支撑与协调服务。

汽车共享分时租赁工作委员会主任、宝驾出行副总裁马瑾表示,“526工程共享汽车联盟”的成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意味着共享汽车生态共建共享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526工程共享汽车联盟”将致力于整合产业核心资源,全体成员将为全面推进产业领域各类资源的共享与合作贡献力量,建立一个产业协同的工作机制,成为共享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桥梁,真正推动汽车共享行业的良性融合发展。

据了解,526工程共享汽车联盟签约成员企业包括重庆交运、一度用车、巴歌出行、京鱼出行、华夏出行、北汽绿行、芒果出行、率先出行、平安出行、优电科技、哈罗单车、通利达汽车租赁、人人出行、一雄科技、小兔出行、小哥出行、叮当共享汽车等。近20家。未来,526工程共享汽车联盟还将持续扩充成员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彼此资源协同,互联互通,共同推动共享汽车发展新格局。联盟也将连接分时租赁运营商、汽车主机厂、汽车经销商、充电运营商、停车场、第三方出行平台、车联网技术研发机构、云计算服务商等,构建共享汽车产业生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体验更好的出行服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