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纸牌屋》改变了我一生

写《纸牌屋》似乎是一种心理治疗。如果所有一切放在安德伍德的身上,就觉得过程变得如此享受。

《纸牌屋》原著作者迈克尔·道布斯

 2013年2月,美剧《纸牌屋》在美国在线视频平台“奈飞”上横空出世,外界称奈飞干了一件颠覆美国业界的事情——首次一次性将整季剧集全部播出。正是该剧扎实的原创内容功底,帮助奈飞订户数超越传统的HBO电视网。

这部热播剧紧跟美国政坛风云变幻的政治生态、政客间的利益交换和人性困局,巧妙地营造出虚构的现实。该剧不缺“八卦”与戏剧化桥段:凶杀、色情、婚外情、钱权交易、尔虞我诈,但是,它高明在于,这些虚构内容具有令人信服的合理性与现实感。

英国人迈克尔·道布斯作为原著作者,可谓是《纸牌屋》故事的“缔造之父”。2018年4月22日,参考文化见到了来华参加新文创行业峰会的迈克尔·道布斯,有机会面对面了解他。

《纸牌屋》为什么畅销?

《纸牌屋》一书封面

迈克尔·道布斯1975年步入英国政坛,担任当时政府特别顾问和撒切尔政府幕僚长。

道布斯形容1987年为玛格丽特·撒切尔的选举团队工作特别艰难,“玛格丽特·撒切尔是一个比较残忍的人,喜欢对峙,我还记得她拿手提包挥舞打人的样子”。或许,撒切尔太难相处,他用英国人特有的讽刺语气说道:“在她的墓碑上永远不可能出现‘被深切怀念’这几个字眼。”

有趣的是,他写作《纸牌屋》,或许正是因为受到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刺激”。

在撒切尔选举成功之后,道布斯决定立马去休假——那是两年半辛苦工作以来唯一的一次休假。而正是在那次度假期间,他读到一本很糟糕的政治类小说,他对自己说:“既然我对这本小说生气,那为什么不写一本比它更好的呢?”于是他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一支笔和一瓶白酒去游泳池边开始创作。

然而直到酒瓶空了,他面前的纸上写的只有“去你的”。

但最终,他为何能完成这本书?

道布斯谈道:“那似乎是一种心理发泄和治疗。如果所有一切放在弗兰西斯·安德伍德的身上,就觉得过程变得如此享受。”

“并不需要特意下定决心去写作,在我看来写一本政治小说相当简单。”他认为,只需要从现实中取材,然后从笔端流淌而出,但他也有特别的写作技巧:“现实中的政治人物从来不会表现夸张或者极端。但在小说中,你往往需要将他们描绘得令人难以置信。”

道布斯也没有寻常艺术家创作的痛苦,反而充满喜悦。

“写《纸牌屋》让我觉得随心所欲,写作滋养了我。我现在又回到了政治的角色中,你写的就是你的生活,而不是写一套做一套,这让我觉得放松。人们鼓励我在政治上试一试,但总有挫折,这是常态。”已经70岁的他,状态显然已经相当平和。

传达他自身对西方政治人物的理解

迈克尔·道布斯担任英国保守党副主席

迈克尔·道布斯在保守党中享有声望,甚至被称为“威斯敏斯特的娃娃脸杀手”。

他谈到:“政治是一场非常艰难的事情,实际上真正成功的政治家都是在做非常艰难的决定。”

道布斯曾出版过一本关于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书籍。

道布斯在《纸牌屋》中对男主人公的塑造,很好地传达了他自身对西方政治人物的理解。

譬如,弗兰西斯·安德伍德称自己不会得到这份工作,然后他的手指指关节咔咔作响,那种政治家内心的痛苦感呼之欲出。

在对政治人物的描述中,迈克尔·道布斯身上那种属于英国人的冷幽默与坦诚,也不时流露出来,让人耳目一新。

《纸牌屋》改变了我一生

迈克尔·道布斯与美版《纸牌屋》主创

或许,大多数中国观众熟悉《纸牌屋》的故事,是因为奈飞出品的美剧,但其实之前,BBC还拍了一个英版。

如果说同意BBC来改编小说时,他是比较果断的,那么,在决定是否给美国MRC版权时,他有些怀疑。“他们提了凯文·史派西、大卫·芬奇、罗宾·怀特、奈飞,一个接一个,于是我开始信任他们。“我想自己何德何能让伊恩·理查森、凯文·史派西来出演,这就像不废丝毫汗水就赢得了两块奥运会金牌。”“这是我意想不到的,可以说,25年后,这件事情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他形容卖版权就像卖房子,“你建造、设计了它,也住在里面养活着一大家子,但一旦你卖了它,它就不再是你的了”。

《纸牌屋》是极其政治敏感的一部剧。英版一开头是男主角拿着玛格丽特·撒切尔的照片相框,正面朝下,然后嘴里说着“世上没有永恒的东西”,这奠定了整部剧嘲讽世故的基调。

而美版《纸牌屋》时机也是恰到好处:美国正在经历危机,它似乎慢慢僵死,人们热切希望有人能出头做出改变。这时候观众需要弗兰西斯·安德伍德这样的人。道布斯认为,美版弗兰西斯“真的能把事情做成,不论过程如何,他甚至微笑对着镜头与观众对话,他打破了横亘的第四道墙,并把观众也加入到同谋中去”。

道布斯说自己参与美版《纸牌屋》过程“独特并且开心,我没想到那么愉悦”。他还分享了一些拍摄趣闻:

道布斯称美版《纸牌屋》超越了电视剧内涵,像是长达13小时的电影,有起承转合,有高潮。“剧中关门的声音、灯光的效果是直接采自白宫、国会大厦,甚至即使观众在剧中看不见卧室壁橱里有什么,但剧中人物打开它,里面全是衣服。厕所的冲刷声,熄灯信号,家具家电……你可以真的在剧中生活数周,过一下这种奢侈的生活。”他表示,这些都是为了让演员真正进入角色,这个剧一开始就设置了出乎意料的高标准。

要平衡大数据的取与拿

美版《纸牌屋》在奈飞上播放

美版《纸牌屋》的畅销,跟其被放在新型流媒体大数据播放平台“奈飞”上播出,不无关系。奈飞用户可通过电视机、电脑、XBOX游戏机等设备观看海量影视作品,而奈飞流媒体及DVD租赁业务的每月订阅费只需7.99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3元——本网注)。

最关键的改变是技术的革新。以《纸牌屋》为例子,凯文·史派西的粉丝会看到以他为重点的预告片,女性观众会看到充斥剧中女性角色的预告片……奈飞会记录你的每一次播放,暂停,快进,并分析你的口味,以此来推荐更适合的内容。

迈克尔·道布斯认为,这种影视大数据运营方式,对存在侵犯用户隐私的隐忧。“对于大公司来讲,他要掌握具体多少信息才合适?这需要平衡。大公司能够创造更好的新的业务,另一方面还要确保用户个人的权利,比如个人隐私,自己的生活不让别人打扰的权利。”

他甚至认为,一味迎合用户的口味也不见得是那么机智的。

他举例说:“以前曾经有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客户想要什么样的车就给什么样的车。你想要黑色的车,六个月之后我们交黑色的车给你,可是这家公司却没有生存到现在。”在道布斯看来,生产者与消费者“取和拿要有一个平衡”。

但他无疑对以奈飞为代表的技术表示积极态度:“以前的人们害怕新的技术会使得创意受到影响,使得标准降低,但是实际正好相反。一开始奈飞就充分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它的标准还要更高一点。”

不过,技术的巨大变化已经开始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譬如,英国话剧院与流媒体合作,开通了转播功能,让整个英国甚至以外地区都能够实时观赏到演出。

但这种便捷也是有代价的,它伤害了观众在剧院正襟危坐的隆重感,“我在一个非常舒适的环境中,在大屏幕前看莎士比亚的作品《奥赛罗》。奥赛罗对他老婆下手的时候,我在大屏幕上看得非常清楚,但问题在于什么?他把他妻子杀死十多分钟了,你还可以看到演员的胸部在起伏在呼吸。”道布斯说。

迈克尔·道布斯对新来的技术有复杂的情绪。但作为一个文化创作者,他有自己的底线——

“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你走出去,然后你想讨好各方,而最后你没有成功,你其实是一无所有的。”

而这无疑不会在迈克尔·道布斯身上发生。(文/朱柒柒)

来源:参考消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