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并立足遂宁区位优势、结合遂宁发展特色,明确了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定位——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

在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过程中,如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近日,在本报举行的第一期新闻会客厅中,来自相关县(区)、园区的主要领导、市直部门负责人以及院校专家围绕这一话题就怎么看、怎么办进行了深入对话。

新战略

区域发展定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立足遂宁区位优势、结合我市发展特色,明确要求遂宁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为遂宁发展标注了历史方位,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各项工作的逻辑起点。

新闻会客厅·对话嘉宾

吴军(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

蒲从双(射洪县委书记)

曹斌(船山区委书记)

李和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

刘锋华(市经信委主任)

张向福(市发改委主任)

骆常非(遂宁日报社社长)

刘光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德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刘旭辉(市委党校高级讲师)

怎么看、怎么办·

话题一

成渝发展主轴

·报告摘登·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正加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遂宁地处成渝中部,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经济地理等优势比较突出,完全有条件担负起破解成渝经济区中部塌陷的重任。

记者:“成渝发展主轴”——赋予了遂宁全新的定位,这个定位主要基于哪些方面的研判和考虑?

吴军(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成渝发展主轴定位,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和彭清华书记来遂调研重要指示的结果。与此同时,省委高度重视遂宁发展,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立足遂宁实际,把遂宁纳入环成都经济圈,明确支持遂宁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

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全面对标省委全会决策部署,充分把握省委全会释放出的重大机遇,深入研究遂宁所处历史方位,科学谋划遂宁未来发展,勇于担当起省委赋予遂宁的重大历史任务。

骆常非(遂宁日报社社长):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格局中,以成都、重庆为中心,一个大的成渝环线已经形成,而在成都、重庆之间已经形成五条交通轴线,即成都-遂宁-重庆,成都-内江-重庆,成都-安岳-重庆,成都-遂宁-南充-重庆,成都-遂宁-广安-重庆,而这五条交通轴线,成都一遂宁一重庆,成都一内江一重庆是两条主轴线,且有三条轴线都经过遂宁,且三条轴线都是高铁动车和高速公路并行的重要交通轴线,遂宁处在重要主轴线上,也成为了连接成渝经济区的次级枢纽。成渝发展五条轴线上,四川有遂宁、内江、资阳、南充、广安五个地级城市,省委赋予了他们不同的战略定位。定位遂宁为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定位内江为成渝发展主轴重要节点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区,定位南充为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节点,定位广安为川渝合作示范城市,定位资阳为建设成渝门户枢纽型临空新兴城市。省委的定位,凸显了遂宁在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的地位。随着成遂南达高铁的开工建设,随着重庆遂宁绵阳兰州高铁的规划建设,将会进一步凸显遂宁在成渝发展主轴上中心节点城市地位,凸显遂宁在整个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确定遂宁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的战略定位,完全符合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和发展大势。

刘光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德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区域发展定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事关全局、影响长远。“成渝发展主轴”是遂宁所处的独特区位。“绿色”是遂宁鲜明的发展特色。“经济强市”是遂宁紧迫的目标任务。这更是基于遂宁实情,充分考虑遂宁发展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又深入分析了遂宁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机遇,理清了遂宁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主攻方向、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和工作举措。

刘旭辉(市委党校教务科长、高级讲师):站位“成渝发展主轴”,就是审时度势融入全省发展、与时俱进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新格局中。成渝经济区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正加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立足遂宁处于成渝发展主轴这一区位优势,紧扣川渝合作发展大趋势,提出建设成渝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最具活力城市,正是在努力当好成渝经济区重要“支点”,更好地支撑成渝经济区中部崛起。

怎么看、怎么办·话题二

成渝重要支点

·报告摘登·

立足遂宁处于成渝发展主轴这一区位,紧扣经济发展大趋势,市委提出建设成渝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最具活力城市,就是要当好成渝经济区重要“支点”,更好地支撑成渝经济区中部“脊梁”。

记者:全会中多次提到两个关键词——“支点””和“脊梁”。突出打造“支点”和“脊梁”,对遂宁有何重要意义?我市应如何当好成渝经济区重要“支点”,挺起中部“脊梁”?

刘锋华(市经信委主任):市委立足遂宁发展实情,科学决策,提出建设成渝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最具活力城市,就是要当好成渝经济区重要“支点”,更好地支撑成渝经济区中部“脊梁”。充分利用好区位发展优势,遂宁应在承接成渝产业转移、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中主动作为,不断实现自身发展壮大。同时,应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线,加速构建“5+2+1”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壮大、区域综合实力提升,更好地发挥“支点”作用,实现中部崛起。

张向福(市发改委主任):发挥好“支点”作用,挺起中部“脊梁”,就能大大增强遂宁的区域竞争优势,进一步强化遂宁在成渝经济区中的份量和作用。要当好“支点”,挺起中部“脊梁”,遂宁应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中主动作为,融入成渝借势发展,实现自身壮大。我们要融入成渝、配套成渝,坚持错位发展,有效承接产业,在融入中提升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同时,也应突出自身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在做大现代物流、电子信息配套等优势产业上发力,淡化弱化极化效应、虹吸效应,扩大强化辐射效应,把“过路经济”变成“通道经济”,实现产业积聚和发展。

怎么看、怎么办·话题三

绿色经济强市

·报告摘登·

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做大总量、提高均量是建设经济强市的当务之急。市委提出实施产业倍增、企业倍增、收入倍增“三大倍增”计划,就是要通过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推动产业壮大、财政增收、群众致富,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记者:各县(区)、园区是推动建设绿色经济强市的实施主体和主要载体,他们如何结合实际,找准定位,精准发力,推动我市加快建设“绿色经济强市”?

蒲从双(射洪县县委书记):射洪县将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工业强县,为遂宁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贡献更多力量。今后,射洪将围绕“3+3”主导产业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进一步做优锂电、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机械和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纺织家纺等优势和主导产业,努力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曹斌(船山区区委书记):围绕开放带动绿色崛起这一主线,立足“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全国现代物流示范区”发展定位,船山区将奋力开创富民强区新局面,为遂宁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打造中心城区经济极核贡献船山力量。我们将持续攻坚首位提升、开放引领、产业升级、城镇优化、幸福民生“五大行动”,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区域竞争力大幅提升“三个提升”,不断提升首位度和辐射力,当好领头羊和排头兵。

李和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经开区将以建设“现代产业发展示范区和全国百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总体目标,致力将经开区打造成为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的主引擎和排头兵。园区将加快构建“1+3+2”园区产业发展产业体系,不断优化提升城市和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产城共融、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板块,助力我市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

(全媒体记者 王维 梁界波)

专家观点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报告摘登·

市委提出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发展主线,就是要始终保持绿色发展战略定力,不断推动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型,切实把生态优势、环境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让遂宁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与经济相融双赢的发展典范。

以利益共享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是泽优(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主任)

对于遂宁来说,更多宜居的住宅和更加和谐的环境,将使这里的经济发展速度更快,也将使居住人口的满意度得到提升。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将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进行共享,特别是与人民共享。对于城市来说,产业发展越快,经济增长越多,所创造的利益就越大。只有选择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才能避免不公平、减少社会矛盾,从而使发展可持续。

保住“绿色资本” 融入“一带一路”

王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可持续发展理事会理事长)

遂宁首先要“保本”,那就是要切实保护绿水青山,守护蓝天白云,特别是像遂宁这样一个濒临涪江的新兴城市,尤其要保护好水资源、水环境和水安全,这就让遂宁有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的“资本”和“底气”。要主动融入成渝,融入周边城市“经济圈”,同时借助“一带一路”纽带,不断扩大自身朋友圈。要让遂宁在成都重庆的辐射带动中凸显自身特色、寻求机遇,促进自身发展。

以智能经济为突破口引领绿色发展

季铸(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遂宁绿色经济研究院院长)

遂宁要引领绿色发展走向“深绿”,还需要经历由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服务产业向智能经济跨越这样一个过程。遂宁还应探索建设智能市场中心,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建立智能医疗中心和智能养老中心、智能旅游中心,实现由传统经济,由原始的绿色经济向智能经济跨越。未来,遂宁绿色经济发展应坚持好“四位一体”,就是绿色经济方向,绿色经济道路,绿色经济新政,绿色经济社会,以智能城市和智能经济为突破口,不断壮大绿色产业、生产绿色产品的同时,积极倡导并推动绿色消费,引领绿色发展潮流。

让遂宁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陈小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遂宁要发展绿色经济,一定要从产业绿色和可以消化清洁能源两方面来把握。同时,建议遂宁加大产学研合作。立足遂宁实际,加大与高等院校合作力度,成为新能源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把高等院校前沿的科研成果转化成新能源产品,然后推向全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

发挥应有动能让绿色由表及里

谷树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全国政协委员暨政协人资环委专委会委员)

从涪江来看,遂宁的绿色体现得很不错,湿地公园的修建让它没有失去本来的美。下一步,遂宁要发挥应有动能,穿上“绿衣服”,而这一关键是有一颗“绿色的心”,心脏的“心”加上芯片的“芯”,让绿色由表及里,让绿色真正实现。

打造成渝“中央公园”旅游目的地

刘家明(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评审专家)

在发展全域旅游的当口,遂宁不仅要坚持绿色生态之路,还要定位好与成渝之间的关系。建议遂宁立足区域优势,打造成都与重庆之间“中央公园”的旅游形象,积极实现旅游度假、康养休闲融合发展,真正成为成渝间的中央旅游目的地。

(全媒体记者 颜朝辉 熊燕 李佳雯 杨月梅 整理)

网络圆桌会·市民声音

连日来,由遂宁日报主办的网络市民圆桌会举行了第一期话题讨论活动,来自遂宁各行各业的70余名热心市民参加了圆桌会微信群内讨论,还有200多名网友通过遂报旗下新媒体参与讨论。本期话题为: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针对此话题,圆桌会上,网友们集思广益,从绿色产业、绿色经济、人才强市等方面……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网友三枫:遂宁要高质量发展,招引投资是关键,绿色经济需要绿色产业做支撑。

●网友布谷布谷:遂宁定位在成渝主轴上,就应该主动在产业上配套成渝,环境上做它们的后花园,甚至成渝退休老人的养老中心。

●网友萝卜:城市发展的关键在人才,遂宁在这方面很努力,但目前仍存在部分难题。

●网友谭彬:强市是落脚点,绿色经济是路径,成渝发展主轴是可以做文章的优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