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生活的汉中,又恰为张骞的故乡,出于对先贤志士的敬仰,参观和陪人参观,也不知去过张骞故里墓冢多少次。纪念馆内,从长安到罗马的图表赫然标明,每每细观,内心便被搅动,这也许便是我放弃文学,探访丝路已达二十余次的真正初衷。还专程去张骞被匈奴扣押过的内蒙古阴山草原与河西走廊祁连山下的荒原,这里海拔超过3000米,气候瞬间万变,我便曾在盛夏遭遇暴风雪,我们还有车可躲避,推想张骞当年如何度过漫漫十年?非有超乎常人的毅力,且能吃大苦者不可为之!

张骞最先到达的是大宛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大宛王早就风闻东方汉朝的富庶,很想与汉朝通使往来,但苦于匈奴的中梗阻碍,未能实现。汉使的意外到来,使他非常高兴热情款待后,派了向导和译员,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今塔吉克斯坦境内)。康居王又遣人将他们送至大月氏。

不料,这时的大月氏人,由于新的国土十分肥沃,物产丰富,并且距匈奴和乌孙很远,遭受攻击的危险已不存在了态度。当张骞向他提出建议时,他们已无意向匈奴复仇了。张塞等人在月氏逗留了年多,但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与汉朝联盟,夹击匈奴。元朔元年(前128年),张骞权衡利弊,决定动身返国归途中,张骞为避开匈奴控制区,改变了行军路线。计划通过青海羌人地区,以免遭匈奴人的阻留。于是重越葱岭后,他们沿塔里木盆地南部,循昆仑山北麓的“南道”,进入羌人地区。但出乎意料,羌人也已沦为匈奴的附庸,张骞等人再次被匈奴骑兵所俘,又扣留了一年多。

元朔三年(前126年)初,军臣单于死了,其兄弟争当单于,张骞便趁匈奴内乱之机,带着自己的匈奴族妻和堂邑父,逃回长安,这是张骞第次出使西域,历时十三年。出发时是一百多人,回来时仅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虽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从其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王蓬:国家—级作家二级岗位(二级教授)1970年开始創作, 在中央文讲所(魯院)、北大首届作家班学习4年,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93一2013年先后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汉中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历时10年全程探访七条蜀道,20次西行寻叩从长安到罗马的絲绸之路,发表800余万字作品,出版长篇小说《山祭》《水葬》;传记文学《中国的西北角:多位学人生涯的探寻与展示》《横断面:文学陕军亲历纪实》;报告文学《从长安到罗马》《从长安到拉萨》《从长安到川滇》等著作50余部。获国家图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全国首届徐霞客游记奖等多项奖励,有多种著述翻译国外。系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下期预告:《大开通》——张骞“凿空”西域:建功西域

汉中市在路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做汉中形象的传播者

我们一直在路上.....

影院广告 | 户外广告| 新媒体广告

旅游宣传 | 宣传片制作

业务合作:17709160920

旅游咨询:18091610777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进行文章搜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