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杨寻子记 | 作者:杨超

公告: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三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公众号的投稿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天天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共三大媒体平台,将您的作品尽可能多渠道传播。另外,来稿还将选择性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度百家号、UC头条、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所属平台,没被选发于今日头条等大河文学所属平台的,如能在本微信平台发布后获得30位以上读者的留言评论也可以发布于今日头条等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1

杨树村老杨的二儿子虎子,因没考上大学,脑子受了刺激,神经上有点毛病。这些年老杨和虎子妈多次带他治疗,但是效果不明显。因为这个病,虎子年近四十还没成家,这成了老两口的一块心病。

昨天晌午吃过饭,虎子对他妈说到外边转转,到现在都不见回来。起初,老杨和虎子妈都没在意,因为这种事以前经常发生,他们以为他又去邻村他姐家了。直到天擦黑,老两口才开始着急。虎子妈跑到邻居家给女儿平平挂了个电话。

“平平吗?虎子去你家了吗?”

“妈,没有啊……”电话那头传来女儿平平惊讶的声音。

虎子妈一听没去,便胸口发紧,手一松,“咣当”一声,话筒就掉在了地上......

第二天一大早,老杨把闺女平平、老大老三两个儿子一起召集到老宅子。老宅子是平平和三兄弟出生、成长的地方,随着他们一个个长大成人,出嫁的出嫁、成家的成家,老院就剩下了老杨和虎子妈、虎子三口。平日里,这里常常是一片寂静。

人都来齐了,一家人闷坐在上房屋。光线暗暗的,老杨低着头嘶嘶地吸旱烟,烟丝忽明忽暗地。虎子妈忍不住打破沉闷,怯怯地说:“虎子前天晌午跑出去了,两天了不见回来,我和你爸把你们叫过来,是想让你们去找找他,你们看咋样?”老大两只手抱着头,心想:“刚东拼西凑两万多元买了辆小货车,欠了一屁股债,这才靠住邻村的矿粉厂,一天一趟往山西给人家拉矿粉,如果按妈说的,撂开生意去寻虎子,耽误一天就是几百元哪!可是,作为老大,自己的亲弟弟不见了,如果不去找,一定会遭到父母的臭骂,兄弟和姐姐也会指责......”于是婉转地说:“他是个大活人,去哪里找呢?出车时我留点心,也给熟识的司机都说一说,让他们路上碰到虎子,把他带回来......”平平低着头嗫嚅:“我回去借辆电动车四处找找吧!”老三是个闷葫芦,自己寻思:“二哥去哪了?上次他出走几天,我在西乡找到了他,这次会不会又去西乡了”?老杨吧嗒吧嗒抽了几口旱烟,若有所思地说:“我琢磨着,没有目的地找也不是事,明天去派出所报个案,然后,在县电视台登个寻人启示。”“对!对!现在各村都设有监控,相互连通,让公安帮帮我们。这办法好。”平平激动地回应父亲。

2

天蒙蒙亮,老杨和虎子妈两人轮换骑着三轮车,带着暖水瓶和馍馍,四处寻找虎子。他们沿着公路,将周围十多个村的圪圪佬佬,特别废弃的旧房、柴草垛、砖瓦窑,找了个遍,逢人就问:“见没见到一个留着小平头,上穿深蓝色棉袄,下穿黑裤,1.7米左右,三四十岁不爱说话的男人?”

这天,他们寻到了县城。老两口毕竟是上岁数的人了,从早上到现在骑了几十里的路,老杨感到浑身酸痛、又饥又渴。他把车停在春晓饭店门前,擦擦额头的汗,嘶哑着喉咙说:“虎子妈,咱在这儿歇歇吧!”虎子妈赶紧给老头倒了半杯开水,老杨就着开水,啃着干馒头,还不忘瞪着一双浑浊的眼睛,搜寻着路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虎子妈将壶里的剩水倒净,走进春晓饭店灌了一壶开水,连声向老板道谢,顺便又将找儿子的事说了说,问老板见没见过这么个人。老板想了好大一会儿,摇了摇头说:“没有,没见过。”旁边正在抹桌子的服务员插嘴道:“叔,昨天上午你去买菜,我和婶子在店里,有个很像大妈说的人,一直在饭店门口转悠。婶子说他可能是饿了,让我给他端碗饭吃,我把客人剩下的饭端给他,他说他不吃别人剩的东西,转身走了。”虎子妈听了着急起来:“这孩子脾气倔,一定是他。往哪个方向走的?”服务员一边抹桌一边说:“沿马路向西边去了”。虎子妈一边嘟囔:“冤家呀!出去几天了,一定饿坏了。”一边急匆匆喊老杨,按照服务员指点的方向寻了去……

老大开车找了许多地方,又花了三百多元钱请他熟识的几个司机吃了顿饭,请大家路上留点心。平平、老三去报了案、登了寻人启事,同时托亲戚靠朋友寻找,可是,哪里也没有虎子的消息。

一个星期过去了。

一种不详的预感笼罩在一家人心头,可是谁都没敢说出口。

3

十多天过去了。

三个儿女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放弃寻找回到正常生活轨道。

老杨和虎子妈忧心如焚,这天打算去金山寺让大师傅算算卦。

金山寺位于两县交界的凤凰村,是清代遗留下来的古寺,规模宏大,香火旺盛,寺内有四棵唐柏郁郁葱葱,更有姚、雷两位本领高强的师傅。方圆百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都爱请他们去做法事;谁家丢个什么东西,也爱找他们占卜问卦。

虎子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常来金山寺进香,与两位师傅是老熟人。这天她一跨入金山寺的大门,就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两位师傅迎上来忙问缘故。虎子妈像是见到了娘家人,除了哭无法言语。老杨见状呵斥道:“来干什么了,哭哈哩!”然后将虎子离家出走的详细情况叙说了一遍。两位师傅安慰道:“施主一向乐善好施,积德行善,虎子不会有事的。”

接着雷师傅引他们进了大殿,虔诚地点燃了一把香,端端正正插在佛像前,磕了三个头,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什么,然后,将签筒在香上绕了绕,让跪在神像前的老杨抽了三根签。这三根签分别是一根下下签和两个中平签。老杨顿时脸色大变,虎子妈屏着气,脸色苍白,俩人死死盯着雷师傅。雷师傅审视着三根竹签,许久才慢慢地说:“从签上看,这孩子很不妙。入冬以来,运气尤其不好,磕住砸住没有?”虎子妈惊恐地说:“入冬后,他在建筑队干活,被预制板砸伤,我让他在家歇歇,养养伤,他在家待不住,这不,就出走了。”“这就对了,现在他的运气到了最低点,躲过这一劫就没事了……”殿外天阴沉沉的,开始飘雪花了。“他此劫与水有关,你们多去河边井边找找,方向在你家的正西或者正东,你们放宽心,他在外边有贵人相助。”之后,再问什么,他闭目垂眉,不再应答。

大殿里一时寂静无声。不知是天气冷还是怎么地,虎子妈身子有点哆嗦。老杨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师傅,从内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递给虎子妈,让她放到佛像前的功德箱内。虎子妈哀求师傅帮忙做法,救救孩子。雷师傅斜瞅了一下功德箱,微睁双目,慢声细语道:“佛家以慈悲为怀,放心吧!我会请佛祖保佑他的。”

雪越下越大,其间还夹杂着雪子,路上已是厚厚一层。老两口蹬着人力三轮车,一步一滑出了金山寺。老杨望了望漫天飞舞的雪花,扭头对虎子妈说:“虎子穿得那么薄,这么冷的天,他知道不知道去背风处躲躲?” “他都是大人了,咋会不知道!”虎子妈悻悻地说,嘴里这么说,心里却在埋怨:这孩子真犟!出走前一天,我让你穿厚点,就是不听,这么冷的天,你到底躲在哪里呢?!

4

雪断断续续下了两天两夜,整个世界披上了银妆。

雪停后的第二天早上,老杨正在清扫院中积雪,突然听到“咚咚”的敲门声。打开门,老杨看见一位穿着公安制服的年轻人。老杨认识,他是乡派出所的小王。“快进屋里暖和暖和,外边冷。”老杨热情地让小王进屋。小王说:“不了,县公安局刑警队刚才通知说,咱们村东头的河里发现一具无名男尸,你们去看看。”

西邻家的腊梅此时正在门口铲雪,接过话茬说:“对了,刚才我家那口子回来还说这事呢,是不是你家虎子……”老杨回想起两天前金山寺雷师傅的话:“你们多去河边井边找找......”越想心里越发毛,也不敢进屋告诉虎子妈,只好扔下扫帚,转身就走。

老杨爷儿仨一路小跑来到了村西头。这里聚集了许多人,东一堆,西一撮,都在的议论着什么。河堤上停着三辆警车,十多名公安干警在现场紧张地忙碌着。几个干警在警戒线旁维护秩序,一位领导模样的警察已经组织人把尸体打捞出来,停放在河岸边。这时法医已经对尸体检查完毕,对领导模样的警察说:“男性,身高1.7米,上身穿深蓝色棉袄,胸部被利刃插至心脏流血过多死亡,根据死者伤口情况推测,死亡时间可能在昨天夜里7—8点,死后被扔入河中。”

“李队,有人来认尸体。”警戒线旁的干警朝领导模样的警察喊道。

“让他过来!”李队挥挥手。

兄弟俩搀着老杨,挤过人群,来到了尸体旁。尸体被白布盖着,只露出一双脚。警察掀开尸体上白布的一霎那,老杨迅速扭过了头。老大老三盯着死者的面孔,足足审视了五分钟,老大说:“这不是虎子!”“大哥,这真的不是虎子!”老三似乎被注射了一针强心剂,肯定地说。老杨听到他们的话,方才慢慢转过头,仔细观看。死者的脸有些变形,但老杨还是一眼看出:他不是虎子。他转过身,对两个儿子低沉地说;“回家!”

5

虎子身上紧裹着一件不知从哪里拣来的破破烂烂、油腻腻的黄大衣,左腋下夹着一个鼓囊囊的蛇皮袋子。他低着头,踢着路边还没有完全融化的积雪,时不时弯下腰,拣起一个被扔掉的方便面袋子、空矿泉水瓶什么的,装进蛇皮袋子。

一段日子以来,虎子就是靠着好心人的施舍,和捡这些破破烂烂的东西,来维持生计。他那天从杨树村出来,转了好多个村,又跑到县城逗留了一圈。想回家时,他却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问了许多人,走了许多路,仍然找不到回家的路。

虎子迷路了。

太阳慢慢地隐到了地平线下,大地上仅留下的一点暖气,也被无情的西北风刮得无影无踪。对虎子来说,又是个难挨的漫漫长夜。他寻思着:去哪儿过夜呢?天彻底黑了下来,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虎子来到了一家亮着灯的房前,举起手欲敲门,却又迟疑地放了下来,恋恋不舍地走了。他来到了村外,凛冽的西北风如刀似剑,直刺骨髓。突然,他发现前边有一堆黑糊糊的东西,走进一看,是打井队堆放的预制水管。他大喜过望,返回村里找了些柴草,塞实了预制水管,然后躲了进去,朦朦胧胧睡着了,隐隐约约,好像听到母亲地呼叫声:“虎子!回家啦!虎子!回家啦!”他一激灵,醒了,眨巴着两眼,舔了舔干涩的嘴唇,蜷了蜷身子,叹了口气:“这么晚了,妈在哪叫我呢……听错了吧!”

6

农历十一月初九,是杨树村老杨的八十大寿。离八十寿诞就剩三天时间了,可是,虎子仍杳无音讯。全家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老杨这个老寿星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

虎子妈、平平、老大和老三在悄悄通知亲戚朋友,安排寿诞时的物品、宴席。当人们问起虎子的事时,大家都是唉声叹气,无可奈何。

……

农历十一月初六早上,一个身穿破旧油腻的棉大衣,蓬头垢面、面色黑青、神情呆滞的男子,出现在杨树村西头。他逢人便问:“往杨树村怎么走?”身后跟了一大群小孩子,喊叫着,起着哄。

“这不是虎子吗?你一家人到处找你,你怎么在这儿?”村西头老李一眼认出了虎子,他放下手中的活计,拉着虎子,说:“走,我领你回家!”

作者简介

杨超,河南孟州人,现供职于河南济源虎岭高新区,文学爱好者。

责编:远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河文学  独家原创  侵权必究  转载需注明

来自公众号: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

联系我们:dahewenxue2017(微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