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走上写作的道路后,已经不知道发表过多少文章,也数不清有多少文章从来都没有看见过样报样刊。但是,我还是想得到一份2017年7月18日的《中国绿色时报》。

都说,做记者就是 “吹喇叭、抬轿子”的为他人做嫁衣,因为很多人写了一辈子的文章,或许都没有机会为自己写一篇。

是的!记者就是马克思主义手电筒,光照别人不照自己!

因为自己在出差途中摔断左腿后,一直在家休息。话说,去年的某一天,突然看见《中国绿色时报》的“我与绿报30年”的征文活动,迅速使我想起我与中国绿色时报的情缘,于是打开电脑,“搬着屁股上树”,写出《万水千山总是情——我与中国绿色时报的缘分》一文,发了出去。

没过几天,相识数年的美女编辑就把这篇征文,配上我自拍的照片,刊登出来。

以前发表文章,总来都不会担心样报,即使邮寄过来的报纸,也很少收藏。尤其是自己的一些新闻报道,有时候一天就是数百家报纸纷纷转载,更有甚者,很多国外报刊杂志也会给予转载刊发。

所以,现在收藏样报样刊,不仅仅纯属是自己的文章“变成了铅字”,而是带有了一些浓厚的情感色彩。

就像自己一不小心,发现老家的报纸转发了我两个整版的作品,于是激动万分的按照电子版上的邮箱发去邮件:

亲爱的编辑老师,感谢故乡的报刊转载我的拙作,请给我邮寄一份样报,让我收藏家乡的报纸吧。

可是,最终的结果是,人家按照地址,给我邮寄来了稿费。我一看不对,又写去邮件,说明并不是索要稿费,而是想收藏家乡的报纸,结果的结果,再一次发来稿费,却始终没有看见刊登自己作品的家乡报纸……

看见刊登自己照片和文章的《中国绿色时报》电子版,给以前的同事和朋友发去信息,可是,其它的报纸都有,唯独找不见这一份报纸。

万事皆缘有缘,我相信,神秘的缘分就是万能的!因此,写下这些文字,在寻缘觅缘求缘,但愿有缘的你,让我和2017年7月18日的《中国绿色时报》结缘。

(刀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