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身份很特殊,可以说是一个时代告终另一个时代开启的焦点人物之一。而对于他这个人,大部分喜爱历史的朋友应该都很了解。

介绍溥仪的文章不知凡几,本文不老生常谈,而为大家讲一讲这末代皇帝乳母的故事。

现代孩子大多数都是喝自己母亲的乳液长大的,少部分奶水不够的婴儿就喝奶粉。而在古代富贵人家,很少有妇人亲自喂养孩子的,所以才有了“奶娘”这个职业。

奶娘地位特殊,也许她出身不高,但因为喂养了少爷小姐的关系,与少爷小姐关系密切亲近,等少爷小姐长大了,自然也就有了脸面。

溥仪虽然不是一出生就成为帝王,但也是亲王的儿子,王府自然会为他精心挑选乳母,王焦氏就是这时战胜众人成为了溥仪的乳母。

王焦氏本名姓焦,出生于河间府任丘县的一个贫农家庭。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农业,但实际上农民的日子并不好过,清末的农民尤为如此。

农民都是靠老天爷赏饭吃,王焦氏的父亲辛辛苦苦劳作,一碰到旱灾涝灾也是没法。收成不好,又要交各种赋税,一家四口没有吃饱饭的时候(王焦氏还有一位哥哥)。

后来有一年发生大水灾,王焦氏跟随父母哥哥逃难,年幼的他被父亲装在破筐担里随波逐流,涌向京城。

焦父扁担一头挑着女儿,一头挑着破旧衣物,有好多次都想将女儿给扔了,但最后还是没有狠下心。他们一家到了京城,原本是准备投靠一位有些关系的太监,但那太监根本不收留他们,于是一家人沦为乞丐。

当时京城里灾民无数,没有亲戚投靠多半成为乞丐,所以靠乞讨日子更难过。好在不久官府害怕生出变乱,办了一个粥场,一家人勉强活了命。

春天到了,一家人又回了老家。日子就这么过了几年,八国联军侵华,焦家受到灾祸,王焦氏再一次入京,这次却是投靠自己的哥哥。

在上一次灾难时,王焦氏的哥哥留在了北京,跟一个剃头匠学手艺。这也是个辛苦活,所以王焦氏投靠他哥哥,他哥哥养不起她,最后将她半卖半嫁的给了一位姓王的差役。

王焦氏的丈夫是个病秧子,在她生下女儿不久之后就去世了,王焦氏再次面临生计问题。也是这个时候,醇亲王府为溥仪选奶妈,她因为模样周正奶水充足成为了溥仪的奶妈。

当了奶妈之后,她每个月有二两银子的月银,靠着这她供养婆婆和幼女。当然成为溥仪奶妈的王焦氏,再不能见自己的亲女儿。

溥仪三岁的时候被抱入皇宫,离开父母,身边只有乳母王焦氏陪伴。也是这一年,王焦氏的生女因为营养不足去世了,王府的人怕王焦氏生有异心,所以瞒住了消息。女儿的死讯,一直等王焦氏离开皇宫才知道。

后来溥仪成为了皇帝,养坏了性子。据溥仪自传所说,年幼的他最爱捉弄太监,不把太监当人看。让太监吃脏东西,戏耍太监,甚至差点弄出人命。

教导溥仪的老师劝说无效,太妃太后劝说也无效,只有乳母王焦氏的话能让溥仪听进去一二。不止是因为溥仪与王焦氏亲近,而且因为王焦氏身上的“人性”。

只有她告诉溥仪,这些奴才同样是人。也许溥仪从她身上感觉到了温暖,感觉到了真挚的情感,所以对王焦氏格外依赖。

王焦氏九岁的时候被赶出皇宫,溥仪还为此大闹了一阵。后来溥仪出宫居住在长春的时候,还将王焦氏接到身边奉养。而王焦氏并不因为溥仪的特殊对待而索求什么,只平淡的过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溥仪的乳母王焦氏,一个可怜又温暖的朴素女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