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反欺诈丨“海外代购”的糟心事儿...

最近,大学生阿花遇上了这样的糟心事儿...

阿花在群聊中认识了一位“英国留学生”小陈。小陈经常在朋友圈发布自己的日常动态:晒自家豪宅的照片、晒国外上课的照片、参加高端聚会的照片,妥妥一“白富美”的生活!

小陈虽然过着上流人士的生活,却十分平易近人。得知阿花有海外代购的需求后,就经常向阿花提供国外的一些奢侈品的折扣信息,称可以帮忙代购商品。

一来二去,小陈成了阿花的“专属代购”。喜欢买买买的阿花就这样前后跟小陈购买了价值近万元的各类商品。之后,阿花又陆续打款几万元,委托对方从海外购买化妆品。然而这一次,阿花却迟迟等不到这名“英国留学生”将货物从国外“代”回来。

阿花实在等急了,要求退款不买,小陈却直接失联了。阿花忍无可忍只能到派出所报警求助。经过查证,发现与阿芳联系的卖家小陈竟并无海外留学背景,从没到过英国,只是个伪装成白富美代购的骗子。且小陈起初发给阿花的都是从网上购得的低价商品...

以下是敲黑板时间!

“海外代购骗局”特征:

获取信任

·包装打造自己的海外生活背景,让买家相信其有真实的购买渠道

·在各社交渠道上广泛发布带有海外定位代购信息,以精美的商品图片/视频,辅以较大折扣刺激买家的购物欲

以假乱真

·假直播:只直播不买货,收订单后再用自己的假货发给顾客;或者转发别人的直播视频

·假定位:可以用软件来进行定位造假

·假物流信息:从国内生产的假货运到国外,再从国外发货寄回;或是从国外寄空箱子回来,偷换快递单,让你查到的是海外物流

·假小票:有的商家可以上门提供高仿货,支持专柜验证,以至于有些代购开始真假混卖

拿钱即消失

买家付款之后,再以商品被海关扣下,需要加收关税等诈骗说辞诱使买家再次打款。等买家发觉不对劲之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近日,我国表决通过了《电子商务法》。昔日那种“低门槛,只要动动手指发发消息,产品质量也难保证”的微商代购,可能再难维持了。不过无论何时带上安全意识都不可少:

安全锦囊

网上购物时务必要谨慎,正规渠道购买商品,尽量通过第三方购物平台进行付款,以便保障双方的权益。

熟悉假代购套路,找海外代购多留一个心眼,多加分辨,涉及钱财交易需谨慎。

转载自“反欺诈部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