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洪梅公安分局在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分局通过深耕平安文化筑起平安“心”防线,打造水乡特色平安文化品牌,逐渐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工作情况。

近两年来,洪梅公安分局在市公安局和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打防管控措施,积极找差距、破难题、求创新、谋发展,各项公安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近两年,洪梅分局结合辖区地理、文化、治安、人口等特点,立足加强源头防控,以持续保持洪梅低发案水平为目标,注重在特色性、精准性和兼容性方面下功夫,持之以恒深化平安文化建设,切实筑牢市民心里防线,推动全镇社会治安良性发展,实现“少发案、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平安氛围。

数据说话

2018年前三季度,洪梅镇违法犯罪警情数同比下降47.1%,每万人发案率全市最低,持续保持路面双抢零发案,河岸盗窃案件0宗,望沙公路盗油案件同比下降57.1%,群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大幅提升,洪梅镇在2018年上半年群众安全感和公安工作满意度第三方测评中综合排名全市第5。

突出平安文化建设“特色性”

打造水乡平安文化品牌

开启“以曲唱防”新模式

充分利用本地人喜欢传唱粤曲的传统及有利条件,大力发动各村(社区)10家粤剧曲艺社开展“以曲唱防”活动。组织全镇粤曲爱好者改变过去只唱历史故事、才子佳人之类的传统曲目,创新粤曲创作思维和角度,根据辖区突出案件编写“治安防范”主题粤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唱“新台词”,对群众进行平安引导。活动共收集各村曲艺社创作的《夺命惊魂》、《嫲嫲的电话》、《招财纳福》等粤曲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

推进企业平安文化建设

对流动人员集中的工厂企业开展“工资条上说防范”、企业“十大说防之星”和“十大平安之星”评选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企业员工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警长牵头成立企业平安关爱小组,定期深入厂企走访,搜集掌握治安状况,定制防范措施,开展安全防范知识讲座,加强警民互动。

打造平安文化体验场所

在河西片区海滨长廊景观带建起了一个集教育学习、休闲体验、集会活动为一体的平安文化主题公园。园中突出龙舟、花灯、粤曲及民谣等“水乡文化”特色,实现水乡特色文化与平安文化自然融合,深受市民欢迎,获得“东莞市十佳平安文化体验场所”称号。洪梅公安分局经常组织辖区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等到主题公园体验平安文化,开展法治大讲堂,传播平安文化理念。

创作平安文化作品

开展“四微”系列作品创作宣传活动,策划制作传播了一批平安文化作品,其中包括微电影部、微视频、微动漫、沙画视频等各类题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突出平安文化建设“精准性”

确立“一河两路”打防主路线

东江南支流将洪梅地域分成河东、河西两个片区。“一河两路”中“一河”是指东江南支流洪梅水道沿岸,“两路”是指河西片区的望沙公路以及河东片区的洪梅大道,“一河两路”串起了洪梅全镇的水陆交通。洪梅很多工厂企业都沿东江南支流洪梅水道沿岸分布,因水岸线长及厂企疏于防范,近年来沿河岸盗窃、抢劫案件时有发生。望沙公路是大型油罐车、货柜车的主要运输、聚散通道。时常发生货车柴油被盗窃的案件。洪梅大道分布着大型商场、广场、银行、车站、菜市场、住宅小区、出租屋等,近年来路面双抢、盗窃、街头诈骗等案件时有发生。

打造“一河两路”平安文化新机制

通过组建沿河厂企“一呼百应”微信群,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针对货车司机开展安防专题宣传活动,约谈涉危化品企业主,以及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专项整治,开展“以案说防”社区行、入万家、公交行、校园行等系列活动,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突出平安文化建设“兼容性”

构建共治共建共享联动网

洪梅分局秉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理念,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持续深化“全民创安.一呼百应”群防群治机制建设。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

抓牢“点”

通过发展平安志愿者,加强智慧新警务建设等筑牢安保防线。

筑防“线”

通过加强巡逻线路,实行铁骑、人巡、车巡相结合,向重点人群传授防范知识,共同筑起防范坚实防线。

扩大“面”

通过对学生进行“防盗、防骗、防抢、防溺水”主题教育,以学生辐射家庭,扩大社会面的影响,实现“宣传一个学生、平安一户家庭”的社会效果。洪梅连续3年无发生学生溺亡事故。

答记者问

Q针对本地人开启“以曲唱防”新模式,这个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说,大家的反应如何,是否做到适当的防范。

A我们根据洪梅是粤剧曲艺之乡,本地群众爱唱粤曲、爱看粤剧的特点,组织全镇10个村(社区)粤剧曲艺社参与到“以曲唱防”活动当中,发动了全镇粤曲爱好者根据警方通报的突出案件进行粤曲创作,活动共收集各村曲艺社创作的粤曲12部,排练演出的有6部。期间,来自梅沙村的76岁老汉梁少清表现尤为积极,他多次亲自上门联系公安分局,根据身边人身边事,怒创了以赌博危害为题材的剧本《夺命惊魂》,以警醒后人远离赌博恶习。由洪屋涡粤剧曲艺社创作排练的以防范电信诈骗为题材的粤剧小品《嫲嫲的电话》还登上的省城(广州)舞台,在全省公安机关飓风行动成果展舞台上演出。“以曲唱防”活动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促进了辖区全民创安氛围的形成,有效提高了辖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进一步打响了洪梅镇水乡特色平安文化建设的影响力。

Q针对沿河海盗特殊的盗抢方式,洪梅警方有无相对的创新打防方式?具体打击方式是怎样的?

A针对沿河海盗特殊的盗抢方式,我们坚持打防并举,一方面,结合“一呼百应”工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增设12个警民联合执勤点,组建沿河工厂企业联防微信群,建立警情通报联动机制,及时向工厂企业通报相关警情,及早发现可疑船只,做好互助联防。同时,深入企业走访,加强警企联动,指导沿河岸企业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采取筑高围墙、加装射灯、设立高位岗哨等措施,筑牢沿岸外围安保防线,我们沿河岸新建了3 个瞭望塔式治安岗亭,增设18个联网高清视频摄像头。另一方面,加强打击河盗犯罪,增加采购警用快艇、冲锋舟等水上装备,成立伏击组,加强沿河岸企业的巡防伏击。加强情报共享和情报导侦,充分发挥水乡片区警务统筹联动作用,一旦发生河盗警情,立即通报水乡片区各分局进行共同拦截,共同开展案件深度研判、串并分析,力争全链条打击。

Q洪梅镇的很多工厂企业沿河而建,盗贼被称为海盗,这一类有没有具体的案例?

A洪梅分局曾经破获一起比较经典的“海盗”案件。成功打掉一个通过河道盗窃沿岸工厂财物的犯罪团伙。当时,洪梅镇河西工业区沿河工厂陆续发生多宗通过河道实施偷窃的案件,被盗物品多为电缆、机电、金属材料等。案发后,洪梅分局迅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打击河盗专案组,驾驶快艇对案发沿河进行便衣巡逻伏击。那天下着大雨,伏击小组发现可疑船只,民警在表明身份并要求可疑船只停船接受检查后,该船并未熄火停船,反而使向岸边企图上岸逃跑。警方快艇拼命靠近可疑船只,该船上三名男子见此立刻跳水逃跑,民警落水抓捕,在警方另一艘快艇支援下,三名嫌疑人见无处可逃,束手就擒,民警在可疑船只上缴获电缆、柴油等赃物及作案工具一批。剩余1名嫌疑人不肯束手就擒,继续前游到一偏僻地段上岸,拼命往一片蕉林处逃窜。民警迅速呼叫支援,经过1个小时地毯式搜索,民警终于将该名嫌疑人抓获。

来源:平安洪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