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史广东 锵法

说到体制的弊端,可能会写到根本停不下来,感觉体制自带招黑体质。关于体制有一个比较恰当的比喻,如“围城”一般。但其实围城到处都在,没有什么职业毫无槽点毫不纠结。

体制最大的特点是稳定,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优点也是缺点。旱涝保收的稳定,可以让人获得持续性的安全感。

然而一旦习惯了这种稳定,体制也可以让优秀逐渐沦为平庸。

如果说学生时代优秀的标准是成绩的优劣,那么进入职场体制内的优秀又该如何衡量?

“优秀”是一种选拔标准

公务员考试可以说是仅次于高考的大规模考试,考试的公平公正保证了广大自认为没有背景的年轻人有了进入体制的希望。

这种优秀的尺度就掌握在笔试和面试的分数上。“学而优则仕”的现代标准是“行测和申论”优则仕。

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广大学生群体,在长辈们日常唠叨的“官本位”思想禁锢下,寒门踏入机关门已是完成了“全村的希望”这一神圣使命。

但这种优秀只是一个敲门砖,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

“优秀”是一种考评机制

每年都有不超过15%的人获得优秀公务员的荣誉。如果连续三年获此殊荣,则还有可能申请个三等功。

另外不同地区的遴选考试也是一个专为普通公务员打造的晋升平台。尽管上升通道拥挤,但遴选依然是一条出路。

中央遴选更是一场直奔中央的“殿试”,一次优中选优的考验。

如果政论文、策论文写的无比优秀,遴选到中央就是证明自己的方式。

“优秀”是一种纪念奖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因为自己曾在各类演讲、朗诵、知识竞赛等活动中拿到优秀奖,奖项设置分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这种奖项的分类已经很明确的把优秀定位在一个美好的纪念层面,一种近似安慰奖的鼓励。

此时的优秀更像是一种折中主义——重在参与、参与有奖。

这种粗糙的“优秀”标准是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优秀”的标准狭隘而统一。

“优秀”是一种动态的进阶

在体制内,尤其是司法机关,理论功底是看家本领,但是理论是要与时俱进的。

理论联系实际,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来回徘徊,最后寻找答案。

体制内的培训非常多,尤其是对待年轻人。面授课程、网络课程,专题讲座、理论研讨等等多种形式的方式鼓励年轻人参与其中。

还有各系统与大学之间的联合办学,给很多人进修创造了更多深造的机会。

体制一直在稳定的输出,帮助所有人寻找成长的途径。

“优秀”是一种多元的潜力

如果有一个人告诉我他热爱工作,一天不工作就脑瓜子疼,那他一定是疯了。

这种疯子有没有?有,就是那些把工作做到极致的人,就是那些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做到极致本身就是至高无上的优秀。

但这样的人极为少见,对体制的年轻人来说,我们似乎可以尝试去做一个体制内的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是指“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作家莫言曾在1997年到2007年在《检察日报》做了十年的资深记者。

当年明月起初也是广东省海关的一名公务员,《明朝那些事儿》大卖,现在依然坚守在体制内。

刚毕业的周梅森也曾在徐州矿务局工作,《人民的名义》之前已撰写大量纪实文学。

体制提供了平台,所接触的一切都是创作的素材。

“优秀”是一种相对的限制

尽管体制内还是有很多的限制,很多的规矩,很多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但几千年的官场文化已经统治了我们那么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彻底改变的。

年轻人的棱角貌似被体制削掉了,逐渐变的和所有人一样的言论、一样的口径、一样的自觉。

但限制是相对的,体制一直在鼓励进阶,鼓励“城内”的人们去主动学习。

利用好体制所提供的平台和空间,可以静心雕琢自己的思想。

优秀不是狭隘的,而是相对的、浮动的、独立的,应该根据不同的价值取向,制定不同的衡量标准。

通过不间断的学习保持自己随时跳出体制的本事和竞争力,获得体制外的认可,这才是广义上的真正优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