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上映后,鹿晗的表现再一次遭到了诟病,无数观众甚至粉丝对他的表现感到失望,这些对于演技的批评让其他未购票的观众望而却步,导致了票房的崩盘,也让鹿晗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流连于各种粗糙制作,不懂得打磨演技的小鲜肉们,在岁月的洗涤下,只会成为“老腊肉”,并不是“老戏骨”。

文 | 于浩森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 | 坏猫​

《哪吒》狂揽40亿,有部电影却扑街

近日,一部电影在朋友圈疯狂刷屏。

不是因为它很好看,而是因为它太难看!

这部电影就是《上海堡垒》。豆瓣评分3.2分,惨不忍睹;淘票票与猫眼双平台评分也低于及格线。

该片主演之一,是有超高人气的小鲜肉鹿晗。

四年前,由鹿晗主演的电影《盗墓笔记》狂揽10亿;这一次,同样被寄予厚望的《上海堡垒》上映数天也只有1.2亿的票房。

看来小鲜肉,也不再是票房的保证!

颜值固然是小鲜肉们最引以为傲的武器,但硬件“演技”的缺失,会让他们以后的影视生涯举步维艰。

初涉影坛的鹿晗,《重返20岁》和《我是证人》中的表现虽然略显稚嫩,但是观众可以看到他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期待也慢慢地飘散。

《甜蜜暴击》的表现,给观众泼了一盆冷水,剧情与鹿晗的演技被网友评价为“一场灾难”。

《上海堡垒》拍摄期间,就有网友扒出鹿晗熬夜打游戏,让大家对其的认真程度产生了质疑。

电影上映后,鹿晗的表现再一次遭到了诟病,无数观众甚至粉丝对他的表现感到失望,这些对于演技的批评让其他未购票的观众望而却步,导致了票房的崩盘,也让鹿晗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

事后,《上海堡垒》的导演滕华涛在采访中坦言,“自己选错了鹿晗”。

演技,成为压死电影和偶像的最后一根稻草。

诚然,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需要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演技。然而,精湛的演技却是一个保质保量的硬核条件,必不可少。

流连于各种粗糙制作,不懂得打磨演技的小鲜肉们,在岁月的洗涤下,只会成为“老腊肉”,并不是“老戏骨”。

演技,真的很重要

此次鹿晗电影的崩盘,无疑给其他小鲜肉们敲响了警钟。

随着年岁的增长,颜值为鲜肉们带来的红利不断减少,演技将成为他们手中唯一的砝码。

精湛的演技,可以改变一个演员的命运。

黄晓明出道爆红,被大众冠以“小生”名号。人到中年,他依然吃老本,不但没有钻研演技,反而接连出演“霸道总裁”式偶像剧,颜值不如以前,演技未见增长,粉丝一度脱粉,事业到达低谷。

那阵子,是黄晓明最压抑的一段时间。无数观众嘲笑甚至谩骂他的演技,剧组也不敢再找他演戏,他的同学们都在娱乐圈混的风生水起,自己却成为媒体口中“过气最快的新星”。

巨大的落差,使他在痛苦中不断反思。

为了力挽狂澜,他筹划转型。

最终,他闭关了许久,接演了与戏路完全不符的《中国合伙人》,用精湛的演技重返大众视野,拿下影帝奖项后,才迎来事业第二春。

容颜必然衰老,但演技可以永远年轻。也正是因为演技的显著提升,黄晓明才能继续屹立于影视圈。

如今,凭借各种偶像剧爆红的初代流量,苦于尴尬的演技,在“瓶颈期”中反复挣扎。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光靠脸远远不够。只有过硬的演技,才能帮他们打开新的市场,完成向“戏骨”的过渡。

偶像们也纷纷开始行动:有的去戏剧院校进修,有的参演话剧以锻炼演技,有的也在敲定转型计划......

流量到戏骨的转型之路,真如计划一帆风顺吗?

这条路不是畅通的高速公路,而是一条拥挤的泥泞小路。

消耗的时间只会换来一张简易的入场券,心气和精力都将被一次一次地锤炼。

它的崎岖忐忑,非只言片语可形容。

成为老戏骨,没那么容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演技的提升向来不能纸上谈兵。只有厚实的生活体验和精确的心灵感知,才能塑造出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角色。

巩俐也说过类似的话;只有切身实地的体验,才能与角色散发相似的气质。

张艺谋多次在采访中表示巩俐是活生生的演技教科书,国际大导斯皮尔伯格也曾被巩俐的表演感动得热泪盈眶。

神一般的演技,不是神的宠幸,就是在于生活的灵敏感知和严格体验。

出演《中国女排》的郎平一角前,巩俐对排球这项运动及其陌生。

为了达到与郎平的“完全契合”,喜欢体验生活的巩俐也跟随中国女排开始了辛苦的训练。

早上随女排队一起训练,中午也一起吃食堂,没有架子,真正地把自己融入其中。

训练之余,如若碰到郎平亲自上阵指导女排,她会立刻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对现场进行认真的记录,如同课堂上正在做笔记的学生一样,以便自己能更好地演绎角色。

教练戏言:巩俐这个认真劲,要是不做演员,也会是出色的排球运动员。

巩俐大可去吃青春饭,去慵懒地享受美貌给她带来的人气与福利。如若她真的这样,可能也只是红极一时,然后被观众逐渐遗忘,最终无人问晓。

现代流量们被粉丝簇拥,离真实的生活太远太远。浮夸的喜怒哀乐换不来观众的感同身受,被生活磨砺的表演才能引起看客内心的共鸣。

离生活有多近,成为老戏骨的可能性就有多大。

真切的生活体验,使演员在观众前闪烁不一样的光。

自救吧,小鲜肉

与其花费精力去保全容颜上的华丽,倒不如放稳心态去努力提升自己的演技。

随着观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对于颜值的关注会慢慢转移到演技上来。

“演员”二字,重点在演,并非靠脸。

小鲜肉们需要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救。

跳出烂俗偶像剧的世界,远离浮夸不接地气的人设,去拓展自己的戏路,选择更为优质的班底,是最好的选择。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此时对人气的疯狂透支,都是在为未来的过气加快脚步。

谁不享受演员们集体飙戏,身心被完全带动的淋漓快感呢?

希望在未来,这些曾经发光发热的人气偶像,也能成为影视圈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在看到他们作品的刹那,脑海中不仅回想着他们年轻时的俊俏颜值,还夹杂着因他们演技而生的惊喜与称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