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沿江乡东光村农民王静最近一直没个空闲,每天不是排练节目,就是到基层演出。说起王静,在孙吴县名声响亮,因为她20多年来已经坚持为群众义务演出了上千场次。王静说:“我十分喜爱歌唱,喜欢用歌声为父老乡亲带来好心情。”

像王静这样的基层群文明星,在黑龙江省的每个区县都有几位甚至几十位,他们活跃在基层的舞台,跳舞、唱京剧、表演小品、演奏乐曲,把自己的文艺技能展示给广大观众。黑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韩慧峰说,这些来自基层的优秀文艺人勇于担当,用自己的才艺为群众送去了欢乐。

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海南乡海南村村民李凤霞仅今年前8个月就演出了80多场。集声乐、舞蹈、地方戏、小品小戏等文艺技能于一身的李凤霞,从19岁起就活跃在海伦市的城乡舞台,30多年来为城乡观众公益演出2000多场次。李凤霞说:“为百姓演出我开心,看到百姓因我的演出而开心,我更开心。”

哈尔滨市方正县侨城艺术团只有15名成员,但每个人身上都有几项文艺技能,这个以综艺演出为主的文艺团体是方正县文化局指定的文化惠民团队,每年要送文艺下乡演出50多场次。这个团不但独唱、戏曲、表演唱在黑龙江省有名,而且所有的演出作品都是原创,经常受邀赴大庆、哈尔滨等地演出。

黑龙江省文化厅副调研员刘峰说,基层群文明星是优秀的文化志愿者,有着优秀的文艺技能和良好的品行,在县或区范围内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并经常性地在这一区域参与各类演出。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现有5000多名个人和1000多支队伍活跃在基层舞台,为全省群文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培养基层群文人才的过程中,黑龙江省文化系统花了不少力气,通过挖掘、发现、培养和打造品牌等步骤进行培养,取得实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2016年举办了草根文艺人电视大赛,发现并培养了16名群文人才;佳木斯市群众艺术馆用馆带队的形式培养了戏曲、舞蹈、合唱、器乐等19支队伍;鸡西市城子河区文化馆培养了农民歌词创作明星方正智、鸡西市鸡东县文化馆培养了农民演讲明星李金星等;牡丹江市群艺馆通过打造公益大讲堂品牌,培养了30多个团体和上百人……

如今,黑龙江不但基层群文明星数量庞大,还涌现出了萝北县单志军农民艺术团、逊克县王连生农民艺术团、讷河市刘红旗农民艺术团等上百个品牌文艺团体,以及东宁市农民冯小会的二人转表演、肇源县农民宋军的东北大鼓表演、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农民包杰的四胡表演、穆棱市农民刘世军的快板表演等个人品牌。

黑龙江各级文化部门还为基层群文明星积极搭建展示舞台。通过对基层群文明星的打造,黑龙江省的文化影响力得到了极大提升。7月下旬,来自广州的李先生在哈尔滨市防洪纪念塔下观看了伊春林业管理局桃山林业局组织的一台由基层群文明星联合打造的综艺晚会,他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这场晚会的节目形式多、不重样,每个节目都很精彩,扎根农村才会有这么好的作品!”

基层群文明星是黑龙江群文建设的一张“王牌”。下一步,黑龙江将通过巡演、比赛、会演等形式把他们推向全国。

获取更多资讯及精彩阅读

请扫描下图二维码关注“公共文化空中大课堂”微信公众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