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既是资源环境的巨大消耗者,又是碳排放的最大制造者,面对地球资源的匮乏,企业在赢得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如何践行社会责任,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努力呢。从这个角度上看,“地球一小时”活动可以被看作广大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价值的双赢“风口”。

叶瑶乾/文

“今夜高楼人尽望, 三分灯火两分家。”

3月30日8:30-9:30,2019年“地球一小时”将要来临,届时世界许多城市的高楼大厦、地标建筑、景观长廊等地的灯光将不约而同地关闭,共同进入“黑暗世界”。地球一小时又来了,那么,我们能为地球母亲做点什么?

>>>1<<<

“地球一小时”唤醒的是一种环境意识

前不久,《流浪地球》这部影片刷爆了中国影院的荧屏,装上发动机带着地球去流浪,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却阐明了一个道理:“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必须不遗余力保护好它。”

据统计,目前全球人口每年大约消耗1.6个地球资源,并预计在2030年达到2个。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需求的不断增加与地球资源的有限供应和不可再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严峻。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发布的《2018年全球能源及二氧化碳现状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较上一年增长1.7%,达331亿吨,创历史新高。大气中碳浓度的升高,直接后果就是全球气温升高,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我们的陆地生存空间被压缩。

记得去年在北京培训时,清华大学教授韩冬雪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我们这一代人,大概透支了下二、三代人的生活资源。”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面对我们的不断索取,地球母亲早已不堪重负,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的难题,事关人类生死存亡和永续发展。

“地球一小时”活动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关灯一小时能节省多少电,而是通过这种仪式,唤起大家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的意识。一组组详实的数据、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张张触目的照片告诉我们,节约资源、循环使用、绿色发展已经势在必行。

任何对自然环境友善,对节能减排有益,有助于推动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活行为方式都应该值得提倡。减少塑料、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循环利用资源,都是我们当前力所能及为保护地球母亲做的。

虽然我们个别单位的力量很有限,但是如果大家一起努力、形成合力,数据就很客观,甚至可以汇聚成资源节约的“汪洋大海”。而这,正是“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2<<<

“地球一小时”是企业的双赢“风口”

企业既是资源环境的巨大消耗者,又是碳排放的最大制造者,面对地球资源的匮乏,企业在赢得自身发展的同时,又如何践行社会责任,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努力呢?

从这个角度上看,“地球一小时”活动可以被看作广大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价值的双赢“风口”。

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开幕,笔者偶然看到“金典有机奶再次成为指定牛奶”的新闻,不禁发出几分感慨。

翻看金典有机奶瓶身,一段话令人格外醒目:“每一株草,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一滴水,都有自己的进化,每一种生灵,都有自己的王国。我们从自然汲取珍贵的品质,也以真诚回馈自然。

金典携手WWF在东北松嫩平原推广可持续玉米种植,高效节水节肥,减缓对湿地的污染,构建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只有懂得保护自然、回馈自然的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青睐,才能让消费者掏腰包,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行稳致远。

当然,也有一些只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甚至只顾眼前利益,不惜牺牲生态环境而谋求发展的企业。

例如,在今年春节年货节上,一些产品的过度包装就让人十分无奈,少数薯片、糖果竟然也用起了铁桶包装。购买回家后,不少人觉得不值,干脆束之高阁,将其作为摆设,有的觉得浪费干脆把食品拿出来,把铁通当宝。

这样过度包装的产品消费者都不买账,企业又何谈进一步发展?一个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又以什么理由要求消费者去为它买单?

>>>3<<<

“地球一小时”是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契机

主编 梁云风 | 运营总监 叶宗论 | 编辑 李雅芃

【中国社创号】是中国首个

专注社会价值创造、创新、创业的新媒体平台

投稿、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号 casvi050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