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20万清黄花梨如意云纹独面翘头案,到明末三大顶级活榫带托泥长案,这些传世精品让我们领略了明式家具艺术,同时也感受到黄花梨木质之美。

正所谓工到料到,做工和用料总是相得益彰。古代能工巧匠们选用贵重的黄花梨硬木,造就了永恒的明式经典,中国传统家具技艺在那时候达到顶峰。随着时间流转,繁华逐渐退去,料还是黄花梨料,工却不再是黄花梨工。不信你看,如今中国制造业世界第一,做出来的黄花梨翘头案是这个样子的:

这是一张某红木品牌制作的黄花梨如意纹独板翘头案,长203宽36高81厘米。同样是“一块玉”案子,左看右看总觉得有些别扭,究其原因,细长的感觉主要来自面板宽度不足。和明清黄花梨独板翘头案相比,长度基本相当,宽度窄了10厘米,缩水超过五分之一。

虽然材料上黄花梨案面依旧顺直、工整,独板上的直纹、鬼脸及云水图案也一应俱全,然而比例拿捏欠佳,整体造型自然受影响,明式大型家具的宏伟气势没有被表现出来。

再来看线脚等装饰部分。面板冰盘沿向下收敛,弧度适中,至底压一道边线,算是中规中矩;牙条光素,牙头锼卷云,分作直拼且不施线脚;腿足素混面压两道边线,无雕无刻,整体以简洁为主。

现代新作效果如何,有对比才有真相,以晚明时期的黄花梨如意云纹翘头案为参照,来一次面对面的比拼,详情明天继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