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没有小卖部的学校是没有灵魂的,没去小卖部买过辣条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但再过4天(下周一)我们就要跟校内小卖部说再见了。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自4月1日开始,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

这意味着:下课铃响后飞奔去小卖部买辣条的快乐、夏天打完球后一瓶冰可乐下肚的畅快、体育课自由活动时打发时间的消遣...这些美好的记忆都将被永久遗忘!

所以在小卖部“退学”之前,让我们再一起重温一次关于小卖部的快乐记忆!

0 1

童年的快乐都是小卖部给的

比起什么香椿自由、车厘子自由,小卖部自由才是90后童年时期最热衷的追求那时候,小卖部=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美食天堂

小学时代,一周也没几块钱零花钱,但只要抠出5毛钱,就可以在小卖部买到365种美味。

自带BGM的华华丹、没有香菇也没有肥牛的香菇肥牛、闪闪发光的戒指糖、边吃边甩的绿舌头...

那时候辣条界还不是卫龙一家独大,而是唐僧肉、大刀肉、牛板筋、臭干子百家争鸣,环肥燕瘦的,简直挑花了眼。

童年迪士尼

在没有国色天香,也没有欢乐谷的年代,小卖部才是古早级的儿童乐园,受欢迎程度堪比现在的迪士尼。

溜溜球、四驱车、弹珠、儿童盖章、铁皮青蛙、塑料指甲套...只要一有新的爆款电视节目,小卖部立马儿就能推出周边高仿玩具。

那时候为了收集海贼王和数码宝贝的卡片,干脆面甚至超越辣条成了买零食首选!

除了这些,还有放进水里就会长大的“水精灵”、吹到腮帮子发酸还是停不下来的泡泡胶、捣蛋鬼最爱用来整人的粘粘手....

现在看起来这些玩意儿很傻屌,当年可是玩儿得不亦乐乎。

哆啦A梦的口袋

小时候,我一直觉得学校小卖部是个可以媲美哆啦A梦口袋的神奇存在。

除了吃的、玩儿的,在这儿还能淘到包括但不限于pong香的香豆豆、还珠超女的海报、2块钱一张的奖状、精美的铅笔、漂亮的笔记本...总之,所有你喜欢的东西,都能在里面找到。

0 2

面积不宽,却收纳了每个人最野的青春

现在的我很难想象,学生时代要是没有了校内小卖部可怎么过。要知道除了买买买,小卖部还收藏着我们每个人最野的青春。

鱼龙混杂彷若龙门客栈

作为校内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小卖部俨然就是个龙门客栈般的小江湖。

学霸学渣也好,超哥超姐也罢,校内形形色色的人都在这儿混迹。那时候谁要丢了东西,都直接往小卖部门口贴寻物启事。

头天作业没写完,第二天也都是相约去小卖部“互帮互助”,老板还帮着望了不少次风。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谁考了年级第一,哪个语文老师喜欢霸占体育课,哪个数学老师爱拖堂...随便去小卖部逛一圈,就能实时刷新校内潮流资讯。

最拼命的百米冲刺就是下课奔向小卖部

中学时代,每个90后都靠小卖部的泡面和烤肠续过命。

那时候,因为长身体和课业压力猛增的双重压迫,大家都特别容易饿,一到大课间,就有一大波人倦鸟投林似的奔向小卖部。

动作快的迅速抢购一桶泡面:撕包装、放调料、冲水,盖上泡面盖儿再端回教室,就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动作慢的就买根烤肠,裹上一层辣椒面儿,也是有滋有味的。

现在想来,这也算是90后的brunch初体验了!朴素是朴素了点儿,但那份满足感是现在多精致的brunch都无法比拟的!

第一次体验“花呗”是在这儿

在小卖部琳琅满目的零食和新鲜奇特的各种玩具面前,身上的零花钱总是不够用。

于是,小卖部版线下“花呗”诞生了。

买东西钱不够,直接记个账先消费,等手头宽裕了或者寒暑假前几天再统一结算。

所以那会儿大家都爱跟小卖部老板搞好关系,不仅是为了买烤肠时能买到最粗的一根,更为了混个大点儿的透支额度。

最隐秘的青春故事也都留给了它

都说校园青春故事,一半在操场,一半在校内小卖部。

读书那会儿,谈恋爱的都喜欢去小卖部约会,在那儿上演点儿青春期的爱恨情仇;

没谈恋爱的,也多多少少有几个跟小卖部有关的秘密。比如:老板找零给多了没吱声儿,在地上捡了5块钱未上交,还有表面来买零食其实是预谋一场和暗恋对象的偶遇...

小卖部啊,可远不止是个卖东西地方,更是我们短暂青春里不可或缺的地标!

0 3

再见小卖部,再见青春

早在去年年底,央视名嘴李咏、武侠泰斗金庸等人相继去世时,就已经有人感叹:90后已经开始失去了。

现在“中小学内不得设置小卖部”规定的推出,对于在小卖部陪伴下成长起来的90后而言,无疑又是一次回忆的下线。

所以当时规定一出来,网上就炸了锅,支持的觉得是好事,校内就不该有小卖部”

@棚主的啵啵:挺好的。

@BYSanswer:这个真的有好处!

@阿零想欧一点-若见南侠:虽然乍一想不合理,但其实真的有道理,想当年我初一一年胖了20斤。。。炸鸡腿真好吃,真胖。

也有人认为:监控好小卖部商品就可好,毕竟有刚需!

@眼拥星霜是你:学校小卖部也不是只售卖零食呀,文具什么都有呀。

@暴躁老哥疯狂输出:不是,那比如上完体育课想买瓶饮料都不行吗?

@大概是我太含蓄:寄宿制学校咋办啊?ps:学校周围是荒漠

我无意为任何一方观点摇旗呐喊,只是忍不住感叹:随着零食和小卖部的远去,90后共有的青春记忆,又少了一个。

虽然早已经变成了能淘宝绝不去超市的大人,但还是会怀念兜里偷偷揣着五毛钱犹如巨款,然后呼朋唤友一起去小卖部shopping一番的快乐;

也想念那些一下课就一起风风火火下楼买零食的伙伴。

学校里的小卖部,贯穿整个学生时代的神级存在

小学时,它是解忧杂货铺,几块钱就能买到现在几百块也买不到的快乐;

中学时代,它是青春记忆收纳箱无数的小故事在这里发生,有人遇上一生的朋友,有人埋下怦然心动的情愫。

当小卖部退学告别历史舞台(当然,也可能是整装重来),无论开心还是遗憾,90后的青春彻底终结!

再见小卖部,再见最野的青春!

所以这个时候当小熙每次进到班花麻辣烫的时候,亲切感就油然而生,一进门就看到小时候的小卖部,看到那些熟悉的零食,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银石广场负二楼,也有一家专门小卖部——咱们那时候,全是咱们小时候吃过的零食,就连摆放方式都跟学校门口的摆放方式一样,可以说是90%的还原了!

还记得那些年的牛羊配、臭干子、大长今、一根葱、泡椒牛板筋么……是的,这里都有!

80、90后的宝宝们,如果还想看一下学校的小卖部,那就来春熙路找回童年吧~

来源:成都同城会/尔东林(陈二木)

潮生活 购时尚

微信ID:chunxihui

因为一条街 爱上一座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