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3 日,沈阳市的高阿姨来到家附近的一所医院就诊,虽然近期她没啥明显的不舒服,但是她主动向医生要求输液疏通一下血管,以预防冬季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高阿姨告诉记者:" 这跟清洗地热是一个道理,提前疏通一下血管,这个冬天我都不担心了。"

其实像高阿姨这样的中老年患者并不少。据了解,随着气温的下降近期到医院要求 " 冲血管 ",预防冬季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明显增多,甚至有的医院出现了床位不够的情况。这些老年人通常都是每年入冬前到门诊要求输液,提出要 " 活血化淤 "," 疏通血管 "。但是询问其目前有啥症状,回复多数都没有,只是为了预防。

那么 " 冲血管 " 防病到底有必要吗?记者就此采访了中、西医相关科室的权威专家。

神经内科专家:如此预防脑血管病没有科学依据

对于 " 冲血管 " 防病的做法,中国医大一院神经内科主任何志义表示:没有科学依据。

何主任介绍,近两年确实有一些患者一年冲两次血管,认为这样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所采用的 " 冲血管 " 药物中药、西药均有,五花八门。" 其实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药是用来治病的,只有有症状的时候才需要用药治疗,没有症状时输液预防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心内科专家:对预防心脏性猝死无效果

辽宁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侯爱洁认为,提前输液 " 冲血管 " 对预防心脏性猝死并没什么效果,做好日常的预防工作才重要。

侯爱洁介绍,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后 1 小时内死亡。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接近 55 万,随着冬季的到来,心脏性猝死会明显增多。提前到医院输液 " 冲血管 " 并不能有效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这需要我们了解引起心脏性猝死的原因。

引起心脏性猝死最直接的原因 80% 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另外心脏性猝死还与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相关。而吸烟、饮酒、负面情绪、剧烈运动则是心脏性猝死的诱发因素。过度饮酒易触发室速、室颤,吸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这些都会增加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因此,要想避免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远离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清淡饮食,充足睡眠,心态平和,预防便秘,学习急救。

中医专家:长期输液可能损伤血管

辽宁省名中医郭振武教授指出 :" 如果你的血压、血糖、血脂控制的良好,那么这种做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郭振武介绍,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实预防性输液的有效性,而且临床发现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带来诸如过敏、休克等危险因素,而且长期输液,会有血管损伤。如果是有 " 三高 " 症的病人或动脉硬化患者要预防血栓等心脑血管病的发作,首先要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口服药物,控制各种诱发血栓的危险因素;其次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季节交替确实是发病的高峰期。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要根据每个人的个体差异、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防治策略,而不是跟风去 " 冲血管 "。

郭振武指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靠的是控制高危因素(如血压、血糖、血脂、吸烟等),最重要是生活方式调整,清淡饮食,少吃多动,劳逸结合,心理平衡,适度锻炼,睡眠保证,而不是输一些毫无科学依据的药物进入血管。慢性疾病要重视基础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只有当慢性病急性发作时才考虑静脉用药。

辽沈晚报记者李文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