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王生成 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在临床工作中,呼吸机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应用越来越广泛。呼吸机是通过监测某些参数来执行各阶段之间的转换,来帮助完成人的呼吸周期工作。

无论是有创呼吸机,还是无创呼吸机,呼吸机做功都离不开三个重要环节——触发、送气、切换。这三个重要环节是呼吸机理论和临床实践的重中之重,是一切呼吸通气模式的基础,如果不了解此知识点,说自己会用呼吸机那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它的重要性!

通过监测触发参数来实现呼吸周期第一阶段的开始,即吸气的开始,这就是第一个重要环节——触发;第二个重要环节就是送气,这个环节呼吸机在吸气相必须完成送气的量化指标(容量或压力),即完成送气目标;吸气在什么时候结束,以及呼气在什么时候开始,即吸气相向呼气相转换,这就是第三个重要环节——切换。

一、触发

通常分为两大类,即强制触发和同步触发。

强制触发:是指呼吸机根据设置的呼吸频率在规定时间内强制启动送气,无论病人此时是否需要吸气,都会强制进行。在控制模式下,假如呼吸机设置的呼吸频率为 20 次/分,那就意味着呼吸机每 3 秒钟将启动送气 1 次,即触发 1 次,故也称为时间触发。这类触发是用在病人无自主呼吸或呼吸微弱的病人,不然容易引起人机不同步而发生对抗。

同步触发:是指呼吸机主动探测并一旦发现病人开始吸气的信号,呼吸机即自动开放吸气阀,开始送气,呼吸机的触发与病人吸气动作的开始相同步,故称为同步触发。

根据吸气信号的不同,同步触发分为压力触发、流量触发两种。两者的不同点是:

采用压力触发方式时,每到呼气末,吸气阀和呼气阀都处于关闭状态,如果病人做吸气动作,呼吸机管路内压力就会降低,降低到触发阈值时,这种吸气努力信号就会被呼吸机探测到,从而触发呼吸机,开放吸气阀,开始送气。

由于压力触发时,病人需在盲管中吸气直到形成一定的负压值,呼吸机才送气,因此,病人需要做的呼吸功较高,压力触发值通常设置在-1~-3cmH2O。

采用流量触发方式时,在呼气末,吸气阀和呼气阀并非完全关闭,而是由一股连续气流从吸气阀送出,经过呼吸管路后,从呼气阀排出。这股持续气流就叫做基础气流(base flow)或偏流(bias flow)。如果病人不吸气,从呼气阀排出的基础气流流量不变,如果病人吸气,呼吸阀排出的气流就会比吸气阀送出的气流有所降低,减少的幅度达到触发阈值时,呼吸机被触发,在完全开放吸气阀的同时关闭呼气阀,送气开始。 流量触发值通常设置在1~3L/min。

在临床实践中,触发值的设定应注意结合病人的病情而调节。也就是说,如果病人呼吸急促、窘迫时,应增大触发的绝对值,以避免呼吸频率过快;如果病人吸气能力较弱,则应降低触发的绝对值,以保证病人的吸气肌能得到有效的休息,并同时保证吸气的同步性。

二、送气

触发之后接着就是呼吸机送气。呼吸机的送气目标是用容量(潮气量)或压力来衡量,也就是所谓的容量控制(Volume Control)或压力控制(Pressure Control)。

容量控制通气的特点是容量和吸气时间固定,但管路内压力不稳定。容量控制通气(VCV)顾名思义就是以容量值为送气目标的,比如,呼吸机设置潮气量为 460ml,呼吸机就会将460ml 作为送气的目标,达到目标后,转换为呼气。这是临床上应用最多的通气方式,适合于慢阻肺(COPD)合并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需要严格控制通气量的病人。

决定容量控制通气的基本控制参数主要是潮气量(容量值)和送气流速(或吸气时间或吸呼比)

潮气量(Vt):是指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正常人的潮气量一般为400ml~600ml,呼吸机的设置标准一般为 6~12ml/kg,具体需要根据病人的病理生理状况以及治疗目的进行设置。

送气流速(flow) :简单的说是管道中气流的速度,亦称为流量。只有在容量控制通气的方式下,才需要控制流速。流速可分为恒流速、递减流速(减速波)、按需流量、管路顺应性补偿。

恒流速是经典的容量控制通气采用的送气方式,是以不变的流速向一个容积相对恒定的容器内持续吹入气体,其内压力必然不断升高。当送气结束转换为呼气之前的那一刹那,压力达到最高点,即峰压。因气道峰压对肺组织可能会造成损伤,一般要求不要超过30L/min。如图:

递减流速:也称为减速波。因恒流速送气时,气道峰压可能对肺组织造成伤害,而减速送气方式则大大降低了这种风险。当呼吸机采用容控减速波送气时,其流量会按照呼吸机预先计算好的斜率持续减速,直至完成容量目标切换为呼气。如图:

按需流量:无论是恒流速还是递减流速,其流速是不可更改的,如果病人在这过程中突然想多吸入一点气流,呼吸机是不能提供的,而按需流量功能,就可以根据病人需要,提供额外气流量来满足病人的需求。

管路顺应性补偿:仅在容量控制通气时起作用。因呼吸机的管路由软塑料或硅胶等材料制成,具有一定弹性。因此,在送气过程中,管路容积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在容量控制通气时,病人所得到的潮气量必然与呼吸机的递送容量有差距。管路顺应性补偿就是通过测量不同压力下管路的容积变化,并将其记录在呼吸机的内存中,当输出容量时除递送呼吸机设置的容量之外,还将管路变化容积一起递送,以保证病人真正得到呼吸机所设置的容量值。

临床上常用的另一个送气方式是压力控制通气。压力控制通气的特点是送气压力和送气时间恒定不变,但潮气量不稳定。压力控制通气的送气目标有两个:一是达到特定的吸气压力,其次是整个吸气相达到特定的吸气时间,然后一般采用时间切换,即达到吸气时间后吸气切换为呼气。

在设置吸气时间时,务必要注意其时长与病人实际吸气时长的关系,如果设置的吸气时间太长,则会出现流量降低为 0 的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当于吸气屏气,如果病人有自主呼吸的情况下,就极有可能会出现呼气不同步,发生人机对抗,引起病人不适。如图:

为了改善有自主呼吸能力的病人的呼气同步性,在压力控制通气方式下,有些呼吸机除采用时间切换外,还同时采用流速切换两种切换方式,呼吸机按照先达到的切换标准进行切换。可同时启动流速切换,改善病人的呼气同步性,这种切换形式的压力控制通气称为时间/流量双切换的压力控制通气。如图:

压力控制通气具有压力平稳的优点和潮气量不稳定的缺点;容量控制则具有潮气量稳定而压力不稳定尤其是峰压较高的缺点。因此,衍生了另一种送气方式是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PRVC 就是用压力控制的方法进行送气,避免了容量控制的峰压;以设定容量为目标,保持了容量的相对稳定。非常适合于 COPD病人的机械通气。其基本参数为目标容量和吸气时间。

启动 PRVC 通气后的第一次控制呼吸,呼吸机按照所设的潮气量和吸气时间进行容量控 制通气,同时通过吸气暂停测定平台压(Pplat)。第二次呼吸开始,就按照测定所得的平台压和预设的吸气时间进行压力控制通气。同时监测潮气量,根据实际潮气量大小,调节下一次送气的吸气压力。如图:

三、切换

切换是指吸气结束并转换为呼气的过程,也就是呼吸机送气结束并转为呼气的环节。 这一环节的实现有赖于吸气阀的关闭并同时呼气阀的开放。

呼吸机采用的切换方式包括时间切换、容量切换、流量切换以及压力切换。

1.时间切换:即通过规定吸气时间来实现,一旦达到规定的吸气时间,即发生切换。现代呼吸机采用压力控制方式或时间切换压力限制方式送气时,采用时间切换。

2.容量切换:通过规定送气容量(吸气潮气量)来实现,一旦达到规定的容量,就会发生切换。容量控制送气方式均采用容量切换方式。

3.压力切换:预先设置一定的气道压力值,一旦气路内压力达到该预设值,即会发生切换。一旦发生高压报警,送气中止,同时呼吸阀开放,以保证病人安全。

4.流量切换:呼吸机以预设压力的方式送气时,起始流量很高(先给予峰流量),管路内压力达到预设压力时,为了保证管路压力不会超出设定压力,流量必然逐渐降低。当流量降低到某一数值时,即关闭吸气阀、开放呼气阀,完成切换,即称为流量切换。通常以峰流量的某个百分比值作为流量切换的量化指标。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峰流量的 5%~25%,作为流量切换的指标。

参考资料:

[1]郭英江.呼吸机基础及应用.北京.2008.5.

[2]张翔宇.机械通气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朱蕾.机械通气(第4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4]王庭槐.生理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8.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