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京通区域交流合作,促进两地共同繁荣发展。10月21日晚,京通扶贫协作专场慰问演出——视听音乐会《敖包相会的地方》在北京市铁路文工团二七剧场激情上演。通辽市民族歌舞团(通辽市直属乌兰牧骑)带着通辽人民对首都北京的深情问候和美好祝愿,为首都群众献上一场极具民族特色的视听盛宴,也充分体现了京蒙两地“团结奋斗,守望相助”的珍贵情感。

当晚,铁路文工团二七剧场一楼座无虚席。视听音乐会《敖包相会的地方》在一曲合唱《天上的风》中拉开了的序幕。整场音乐会共分为序曲、《牧歌》《壮歌》《恋歌》《赞歌》、尾声6部分4个篇章,真情讲述了科尔沁人民对草原、对英雄、对骏马、对生活的热爱,为观众带来一场独特的视听盛宴。

据主创人员介绍:本场音乐会以科尔沁民歌和经典创作歌曲为音乐创作基础,在努力做好音乐本体的前提下,有机融入现代编曲手法,用足科尔沁传统民歌及蒙古族音乐作品的叙事功能,以音乐为主线,多角度表现了科尔沁草原数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也表现了科尔沁草原人民对母亲的眷恋,对历史英雄的崇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梦想的不懈追求。同时也通过歌曲、舞蹈、器乐、背景音乐影像等多维表现手法,讲述了勤劳善良热情好客的科尔沁草原人民与各民族相互团结、携手进步,一步步走向辉煌的壮丽篇章。

采访中,通辽市民族歌舞团(通辽市直属乌兰牧骑)演员王圆在本场音乐会上不仅负责后台部分工作还参加合唱。她表示:第三十八届北京那达慕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科尔沁草原文化、民族文化品牌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向世人、向首都北京各界群众再一次印证了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她说:“这一次我们通辽市民族歌舞团直属乌兰牧骑带着通辽人民的深情厚谊来到首都北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庆祝我们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开展二十一周年。我们也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到首都北京,带着我们草原人民的这份情感和真挚的祝福来到这里。我们希望圆满完成这次演出任务,也希望全国人民,尤其是帮助过我们的人们能够到我们草原上看一看,来通辽做客。”

记者了解到:1997年,北京与内蒙古签订了《扶贫协作和经济技术合作会谈纪要》,宣告两地正式展开“对口帮扶”之旅。2017年,北京市正式将通辽确定为京蒙对口帮扶合作对象,北京市顺义区、怀柔区、密云区、通州区分别与通辽市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库伦旗、奈曼旗四个国贫旗对口结对帮扶。双方在帮扶资金项目、人才支援、产业扶贫、劳务协作、特色帮扶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立足通辽、放眼北京,完善大扶贫格局,努力构建“北京·通辽”深度合作格局。目前通辽全市累计申报落实京蒙扶贫协作项目共40个,截至目前已完成15个,正在实施7个,进入招投标程序18个;总投资27677.12万元,其中京蒙帮扶资金19721万元,惠及4个国家级贫困旗、59个乡镇、1342个嘎查村,交叉累计受益6.6万户、16.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北京社会各界对通辽经济社会发展的给予了大量关心与支持,让通辽人民倍感温暖。

如今,京蒙对口帮扶工作不但进一步提升了帮扶层次,取得良好的效果,更进一步增强了通辽市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信心。

通辽市民族歌舞团(通辽市直属乌兰牧骑)演员候青河在本场音乐会中,不仅为《天佑草原》作曲、参与男声小组唱,还在民歌联唱中进行表演。

他告诉记者:“我们《敖包相会的地方》这个视听音乐会前后准备了两年,我们科尔沁无论是民歌也好、创作歌曲也好,都把最经典的一部分融入到了视听音乐会。与以往传统民族音乐会相比,视觉上给人一种新的冲击,无论是故事情节上,还是音乐的戏剧性上,都有一种情景的改变。如今我们把《敖包相会的地方》这个视听音乐会送给北京人民,把我们科尔沁人民的精神面貌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把我们科尔沁最经典的文化宣传出去,用我们的精神食粮把精神扶贫搞好,同时也表达了科尔沁人民对家乡、祖国的热爱,歌颂家乡、草原的深切情怀。”

“感觉非常震撼、地域性民族性元素非常强……”今年56岁的祝彤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边看着演出边告诉记者,他长期从事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研究,近二十年来,祝彤收藏了大量的草原音乐作品,其中不乏阿拉坦仓、齐·宝力高及德德玛等蒙古族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

他说:“20号观看了北京那达慕各项活动,晚上在中央民族大学礼堂观看了演出,我对草原歌舞是非常喜欢,虽然我是第一次参加那达慕,也听不懂蒙语,但乌力格尔的曲调我非常熟悉。我这次来音乐会,主要想看看来自科尔沁草原的文化,来自内蒙人民草原的热情和感觉。过几年我退休后一定要将内蒙古的各个盟市都要走一遍,看一看向往的通辽市,希望这个梦想终将会实现。”

老家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乌恩琪夫妇在北京生活多年。他们告诉记者:“这场视听音乐会让观众在欣赏到节目的同时,也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有了整体的认识。一场音乐会下来,观众不仅听到了美妙的歌声,看到了曼妙的舞步,还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本场音乐会真是别开生面、别具一格。这样的音乐会,让人回味,让人留恋。同时也让我对故乡内蒙古充满了自豪,也希望北京和内蒙古加强经济、扶贫开发及文化传播等深层次协作,让家乡内蒙古和科尔沁草原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音乐会在合唱《永恒的安代》合唱中落下帷幕。台下观众纷纷起立向演员们欢呼挥手致意久久不愿离去,现场气氛热烈;许多观众争相拥到台前与台上的演员们合影。仿佛美妙的歌舞已经把现场的观众带进了美丽的草原,带进了神奇的科尔沁。

据了解,通辽市民族歌舞团曾多次代表国家赴欧、亚、非各国访问演出,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服务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记者 张铁牛摄影报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