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To B领域创业者很想傍上BAT大腿,一方面BAT有最前沿的技术和人才,另一方面,品牌背书是拓展市场最有力的手段,BAT系里的企业遍及各行各业,可以提供众多大客户企业资源,看似是To B企业服务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To C市场之间较量的延伸。而这些都需要成熟技术作为支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产业互联网等技术的行业应用,To B企业服务领域迎来重大机遇。


To B领域风起云涌,中国创业进入下半场,残酷厮杀早有定数?

如果用简单的行业术语来定义To B和To C,To B就是面向企业推出的服务,To C就是面向个人消费者推出的服务,两者付费客户的群体是截然不同的。

C端市场的兴起归功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红利,以及衍生出来的各种物质文化需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供给端:商品经济时代满足人们对各种产品服务的需求,且慢慢出现产能过剩。互联网经济时代满足人们对各种产品服务更加便利、高效、低成本的获取,且慢慢出现平台垄断。需求端:中国人口增长呈现断崖式下跌,市场消费动力减缓。因此,C端市场红利逐渐消失,生意越来越难做。反观另外一面,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逐渐成熟并进入企业商用阶段,中国To B市场显著回暖。

根据IT桔子和亿欧数据显示,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融资,2015年共出现973起,融资额达398亿人民币,而这一年也被称为To B元年。自2016年起,企业服务领域的融To B资数量就一直高居所有行业之冠。从融资轮次上看,国内To B领域的企业在2014年1月—2019年2月份期间共获投12909次,基本上获投的轮次在Pre-A到A+阶段最多。


反观B端市场的红利爆发则是归功于“双创浪潮”,从2014年“创新创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诞生了数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全国中小企业注册数量近5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3%。庞大的企业群体产生巨大市场需求,其中“降成本、提效率”的核心诉求成为企业服务重点解决的痛点问题。而这些都需要成熟技术作为支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产业互联网等技术的行业应用,To B企业服务领域迎来重大机遇。

2018年阿里巴巴在企业服务市场共投资212.2亿元,投资事件达到了17起,在阿里巴巴所有投资事件中数量最多。腾讯在2018年调整了内部框架,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这是腾讯6年来首次大规模内部架构调整,而云事业部的成立也标志着腾讯的战略重点从To C转向To B。百度确立AI集团化战略,重点切入无人驾驶、语音识别、智慧大脑等领域,To B意图明显。美团在2018年全资收购餐饮SaaS企业屏芯科技,赋能B端餐饮商家。

BAT入局、资本重仓、政策导向,如果把To C当做中国创业的上半场,现如今的To B无疑就是下半场,但是下半场的竞争似乎早有定数。


To B领域风起云涌,中国创业进入下半场,残酷厮杀早有定数?

To B的变数

B端市场的壮大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民营经济的崛起,而双创把这个局面推向高点,但不得不承认其中存在大量泡沫。纵观中国To B投资这5年,国内获得融资的To B企业从1141家上升至2016年的3442家,再回落至2018年的1765家。2018年国内整体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资本寒冬下大量中小企业注销、死亡,做企业服务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占全国企业总数99.3%的中小企业,大部分面临资金难题,它们缺乏付费能力,再加上新技术应用准入的价格门槛较高,使得商用阶段推广并不顺利。

做To B企业数字服务有一定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没有核心科研实力和大批量资金支持,是很难从“概念”到“产品”再到“商用”,现在很多To B创业项目是经不起市场厮杀的。另外,无论是To B还是To C,最终所有资金来源一定是个体消费者贡献的,C端市场的衰弱必定影响到B端市场。另外,宏观经济波动对To B企业的影响远大于To C企业。

To B领域风起云涌,中国创业进入下半场,残酷厮杀早有定数?

To B的定数

在To B企业服务领域,BAT仍是最大的幕后操盘者,它们都是To C市场中最大的获益者。很多To B领域创业者很想傍上BAT大腿,一方面BAT有最前沿的技术和人才,另一方面,品牌背书是拓展市场最有力的手段,BAT系里的企业遍及各行各业,可以提供众多大客户企业资源,看似是To B企业服务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To C市场之间较量的延伸。

可以肯定的是,To B企业服务行业最终也会产生细分领域的垄断者,然而这个过程同样需要资本的助推。不同于C端市场的是,B端市场的客户忠诚度较高,烧钱补贴的市场打法也许是行不通的,更需要公共关系维护,对于公司业务人员的各方面素质要求也会提高。在To B公司内部,创始人的个人品牌和CTO的技术专业度是企业快速成长的核心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