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首词下片还有其他的解释,“有沽酒处便为家”,陆游把散花洲当作家,有人认为这是在表现他旷达的胸怀。陆游乘舟东归,在湓口处游览美景,而后“薄暮散花洲宿”。

乾道五年(1169年),朝廷启用陆游为夔州通判,此时陆游隐居归隐田园4年了。陆游接到任命,携家人逆流而上入蜀,其间还做了《入蜀记》。之后陆游曾受抗金将领王炎的邀请,前往前线南郑,与抗金的将士们一起同甘共苦,商讨北伐大计,可惜他们上书的《平戎策》被朝廷否决,陆游也被调到后方,作一名闲人。陆游在四川也是漂浮不定,他先后担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蜀州通判、嘉州通判,四川宣抚使,后又到荣州代理州事,受“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的邀请,成为他的参议官。陆游和范成大惺惺相惜,成为了莫逆之交。他们两人的交好,受到朝廷主和派的妒忌,他们污蔑陆游“不拘礼法”、“燕饮颓放”,无奈之下,范成大只好罢免了陆游,陆游躬耕于蜀州,自号“放翁”,以此回应小人对他的攻击。陆游躬耕田园,诗名日盛,收到宋孝宗的召见,先后被任命为福州、江西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要说的这首词,就是陆游受孝宗召见,重新出仕,出川归乡,途中江州时所写的。

《好事近》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从湓口乘舟而来,而后归来,夜宿在散花洲。两岸白蘋红蓼生长茂盛,青翠苍绿,映绿了整个江水,小船也染上了一层新绿。

只要有酒的地方就是家,菱角芡实,四时充足,吃的东西也不用发愁。第二天又乘舟顺风而去,随意飘荡,管他江南还是江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湓口放船归”这一句点明地点,“湓口”即湓浦,在今天的江西九江市,在唐初改浔阳,后改湓城。陆游乘舟东归,在湓口处游览美景,而后“薄暮散花洲宿”。“散花洲”也称散花滩,是古战场,据说周瑜赤壁大败曹军后,孙权就在散花洲犒劳军士。陆游从湓口出发,一路游玩,到了黄昏,准备在散花洲住下来。

接下来两句“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描写的是散花洲的景色。“白蘋红蓼”都是生长在岸边常见的植物,词中用了“白”、“红”两种颜色,可见色彩鲜丽。“映一蓑新绿”,一个“映”字把岸边绿草,以及上句中的“白蘋”、“红蓼”相映衬起来,构成了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景色。这里还用了一个“蓑”字,词中没有说到有下雨,所以应当不是“蓑衣”的意思,“蓑”应当是用作量词用,类似于苏轼的“一蓑烟雨”。

上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风景秀丽的图画,可见陆游一路游览,心情也是非常愉悦。到了下片,他的心情又变了,“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这一句写对散花洲的爱恋。“沽酒”就是买酒的意思,“菱”是水生植物,两角为菱,四角为芰;“芡”,芡实,生于池沼中的一种一年生大水草。这两种都可食用。陆游夜宿散花洲,先是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而后又发现这里有酒喝,有足够的东西吃,顿时产生了家的感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有酒的地方就是家,看起来很是潇洒,内里却是借酒消愁。陆游满腔热情,无处施展,写这首词时已经年过半百,依然大业未成。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夜宿散花洲,第二天乘舟顺风而去,不管前面是江南还是江北。这里让人有漂泊之感,陆游受朝廷征召,再次出仕,然前途未卜。夜晚饮酒时,他还幻想着自己在这里吃足喝饱,当作家住下就好了,那些抱负、理想都随他去呢。这里的“江南江北”也还是有区别的,“江南”是南宋统治的地区,而“江北”则被金兵占领。还有一个“任”字,那是“任他去”、“不管了”的意思,可见他的无可奈何。

这首词下片还有其他的解释,“有沽酒处便为家”,陆游把散花洲当作家,有人认为这是在表现他旷达的胸怀。散花洲如此美丽,有酒有美食,而陆游第二天沿江而下, 随处都是如散花洲一样的好去处,也都为陆游所喜爱,因此陆游可以随处为家。“任江南江北”,是随处可为家的意思,因此下片表现的是陆游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他开朗闲适的心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