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不世出的拥抱未来的围棋大师,古今围棋第一人吴清源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Alphago“真身”

(前传系列完成与第一次人机大战之后不久,此际重温为李昂老师本系列续写新作作铺垫)

对于Alphago的神奇,此际再发表什么文章,自当是狗尾无疑,即使别有新意,也难免续貂之嫌,但不知为何,每每忙中偷闲时,回味首次人机战那围棋史上划时代的5局棋,脑中便浮起老子道德经中句: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围棋正是如此,行棋当如行云流水,动静相宜,须在动荡中安静下来徐徐理清头绪,头绪理清后,更须在静中寻求变化而趋进,纵观这5局棋,Alphgo的行棋特点当真是动如脱兔,静若处子,又每有天外之招,神来一手,令众多围棋高手都感到匪夷所思,拍案惊奇,然细细品味,却又似曾相识,原来Alphgo的奇思妙想,竟暗合吴清源大师关于21世界的围棋的卓越构思,于是不惴冒昧,对 alphaGo与呉清源流的构思碰撞稍作分析,以飨读者。

第一局——未知的实力

黑方李世乭

白方αGo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第一谱1-2追求地势均衡?

黑1小目,以取地为主基调。白2占星,以取势为发展趋势。这也是alphago与李的这场大战给人们展示的第一手。

在之前alphago与欧洲冠军,我一起入职业段的同年樊麾的对局中,可以看出alphago非常注意平衡,对方若占星,她就占小目,对方若占小目她就占星,这种全局平衡的意识从开局第一手就已经开始强调了。

话说回来,alphago这第一手怎么样呢?先来看看本文的另一主角吴清源大师的见解。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图1 吴先生推荐的一手———— 二间高挂

白1的二间高挂是吴先生推荐的一手,对于这一手吴清源先生做了如下的阐述:“日本棋以小目、目外的传统手法为布局的中心,近年来以星作为布局的中心。不着3个空角,先来挂,我认为是最佳的一手。直接占另外的空角,区别是很大的,不可不察!虽然这个是不容易证明的,但是这是我的研究,并将不遗余力的彻底研究下去。”对于白的挂,黑有A-D的多种选择。

吴先生对于围棋的执着和信仰足令我辈动容!下面我们就从他的实战对局中以及他所提倡的21世纪的围棋的卓越理念中去理解他对二间高挂的探究过程。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参考谱1吴清源入门考试棋吴清源先 vs桥本宇太郎

这是吴清源还在北京的时候,桥本宇太郎奉其师濑越宪作之命专程和吴清源下的测试棋。有意思的是桥本宇太郎白2下了二间高挂,黑3飞是最为普通的应手,至黑15双方各占大场,难分高下。白16搭率先挑战,少年吴清源不甘示弱,黑17靠予以回击,两位天才的第一次碰撞就火星四溅。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作为老师的濑越先生看到吴清源和桥本宇太郎都成为大棋士,是他一生的骄傲吧。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图2黑不堪忍受

参考谱中黑17如果在1扳就不好了,白2扳严厉,黑3无奈。白4粘,黑5还需要安定,白6、8还可以在搜刮,这一图是在吴先生晚年回顾此局时认为不堪忍受的变化。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参考谱2初试二间高挂关山利一执黑 vs吴清源

这是吴先生第一次在比赛中采取白2的二间高挂,黑3飞守占角,取地的策略,白4的交换,吴先生后来评棋中认为可以保留更佳。黑7见小、9小飞挂,过于紧凑,应该大飞挂更好。白18尖顶,不够简明,这是吴清源的简评。积极进取型,还是青年吴清源的风格特点。

关山家是围棋世家,利一先生其父关山利盛、其子利夫、其孙利道,四代都是职业棋手,这在棋界是绝无仅有的。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第一期本因坊得主,关西围棋重镇关山利一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参考谱3直接占角吴清源对岩本薰

白4不在9位压而直接占角,是吴先生的改进,黑5、白6各占空角,黑9再走右上一手,白10抢到另一个大场,这就是白二间高挂的意图之一,黑11飞压,作为二间低夹来说,略为勉强,白12、14冲断,黑作战艰苦。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图3不挡的理由

对于黑守角的应法,白1直接挡,不被吴清源先生所认同,黑2先手贴后,再4或A位占角,白右上有些重,这也就是白不直接挡的理由。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参考谱4与恩师的对局濑越宪作执黑 vs吴清源

本局的亮点就是吴先生执白两度与恩师采取了二间高挂的选择,真不知道这是濑越宪作一门的秘授还是什么?总之被吴先生继承下来并且深度研究。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参考谱5坂田荣男的二间高挂吴清源与坂田荣男的十番棋之战第八局吴清源授先相先执黑 vs坂田荣男

此前,坂田已2比5落后,被逼至降格的边缘,坂田荣男先生也祭出了白2挂的一手,并且4位继续二间高挂,至白10形成了四角四挂的有趣局面,黑15尖,与著名的秀策尖有异曲同工之妙。白16扳重要,黑17的定型是三脱先后的常见的处理方法,至黑29定式化的变化。白30托走到最后的大处,局面两分。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图4不可不慎

参考谱中白16如果直接左上角1托则不慎,黑2至8是定式,之后白A征,黑B碰是绝好的引征。如C打,太损地,白不满。这也是坂田荣男先生的担心。

其实坂田先生对于白2的二间高挂也颇有研究,屡有采用,很有心得。足见两位大师英雄所见略同。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吴和坂田的十番棋大战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图5留给后人的遗产

这是吴清源先生在其著作中最后一次自拟的二间高夹四角挂的进行,60手后得出判断是白更具发展性,是有趣的局面,然迄今为止,如此图的进行尚未有高手在正式比赛的实战中尝试出现过,对于二间高挂的优劣留待今后的勇敢者去深入研究探讨吧努力吧。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图6吴先生认为较差的选择

吴清源先生认为,白2占这个角,或者A位,是不明智的,这也就是之前谈到的每个占角差别都巨大,黑3走成相向小目布局,黑就简明有利!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参考谱6吴清源 vs本因坊秀格

这是著名的大雪崩内拐定式之局,序盘至此,过程中有两处值得注意,黑5守角,是围棋发展进程中的很长一段历史时间众多高手的必然的选择,即使吴先生也不例外,第二,利用25的弃子于29位引征,迅速抢占布局大场,当时还很新颖,至黑31,布局黑领先,白不得不选择A位压的勉强下法,促成了一场定式巨变。尽管黑5守角很简明,但吴先生再次进行了改良。

吴清源流与的碰撞前篇(相融与共鸣)1

图8(吴先生的新理念)

黑5、7形成先行大场的理念,白8至12已经是最为明智的打开局面的办法,黑13、15再度成势,至黑39跳,大局为重,局面黑简明优势,这是吴先生的意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