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1000种死法之九:团贷网——自融必死

最近几天,团贷网实际控制人唐军、张林投案自首,东莞市公安局接管了团贷网。

看过那么多的P2P爆雷,谈笑阁认为:所有的P2P,如果最终无法上市融资,其最终结果必然难逃一死。因为这个行业太容易走向违法集资和自融。

金融业正常的盈利模式

正常的银行业赢利模式应该是低息揽储、高息放贷,赚取利差,因为银行受到国家的严格监管,揽储是需要牌照的,国内银行屈指可数,但是利差却很大。那么银行要想稳赚不陪,必须弄多多的储蓄,放多多的贷款,这其中只有一个东西最重要,如何保障贷款的安全。

所以银行会有很多合规、风险这些部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确保客户的偿还能力。即使无法偿还贷款,也可以通过变卖被抵押物来偿债。

P2P在法理上就是非法集资

P2P的赢利模式与银行大致相同,但又有很大不同。

P2P是给企业或个人放贷,但是在揽储方面,必须用自有资金,因为P2P没有揽储的功能。那么问题来了,以P2P股东的资本金,根本无法满足放贷这门生意的需求,因此,P2P实际上就是通过高息变相获取民间资金,例如通过实际控制人向民间借贷,或通过其他公司向民间借贷,再转移到P2P。因为能够部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所以政府监管一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事实上,P2P的运作模式已经违法,这是事实上的向非特定人募集资金,就是非法集资。

P2P必须自融解决发展问题

P2P要想获得发展,必须推广,要想推广,就要钱,这些钱来自哪里?很明显,利差无法快速获利,P2P就想起了自己的生意,那就是自己给自己融资。

这么做很简单,首先,P2P在平台上发布假项目,投资人就会选择投资这些项目,这些钱直接进入了P2P的腰包,然后,P2P控制人用这些钱进行包装,大量投放广告,建豪华办公室,以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人。例如唐军自己包装,200万与史玉柱吃饭,或者其他迅速致富的项目,无非是想吸收更多人投资他的平台。

这些资金是需要成本的,年息一般20%到50%不等,这些平台自融的资金全部用于宣传和费用支出,那么只有更多的人投入,用后人投入的钱才能支撑原来的利息。但这都有一个瓶颈,即所谓广告的瓶颈。

就像当年e租宝那么大的规模投放广告,最终还是无法生存。因为在中国这个社会,广告所获取的客户量毕竟是有限的,一旦后续资金投入无法维持庞大的P2P运营和利息支出,暴雷就是必然。

所以,所有自融的P2P必然暴雷,无解。有一些P2P做得相对稳健,并最终实现上市,就可以从股市获得发展资金,或者自融项目少一些,还是以稳健的利差为主,做好风投,才能很好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