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华农兄弟短视频逆袭之路 吃竹鼠的100种理由

记者 申梦芸

长得太丑要被吃掉、吃得太多要被吃掉、中暑也要被吃掉…

很长一段时间里,“吃竹鼠的100种理由”霸占了微博热搜榜,也带火了视频背后的两个江西小伙子——华农兄弟。

从2017年开始拍摄短视频,截至目前,华农兄弟在全网吸粉900多万。

9月9日,2019青蕉拍客大会将在成都举行。日前,记者对话华农兄弟,揭秘他们的短视频逆袭之路。

拍短视频推销竹鼠

“莫名其妙”成了网红

华农兄弟是一个“网红”组合,他们一个叫做刘苏良,一个叫做胡跃清。

今年30岁的刘苏良,之前是一名打工仔,在广东做汽车维修工作。后来回到家乡江西赣州全南县,在青山绿水间养殖竹鼠。

2017年正值短视频风潮兴起,喜爱视频制作的胡跃清,也回到家乡,想做短视频创业,两人一拍即合,“华农兄弟”就此诞生。对于华农兄弟的称呼,他们解释,“华”代表中华,“农”代表农村。

华农兄弟的视频显示,刘苏良养了上百只竹鼠。长得太丑、吃得太多、心情抑郁……都会是竹鼠被吃掉的理由。

通过短视频,刘苏良的竹鼠销量翻了倍,最初饲养的几百只竹鼠被销售一空。之后,他们将短视频拍摄坚持了下来,并每日更新。

直到2018年,一段《吃竹鼠的100种理由》被网友做成了特辑,迅速走红网络,华农兄弟也随之成了全网最出名的“三农网红”。

拍短视频没有脚本

想到什么拍什么

在华农兄弟日更的视频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刘苏良打开门锁,进竹鼠养殖场巡视一圈,再拎起可以被吃掉的竹鼠,赞美一番。下一个场景,就是这些竹鼠已经被撒上胡椒、孜然“躺”在碗里。

刘苏良透露,与其他短视频博主不同,华农兄弟的视频没有脚本,每次开机拍摄之后,俩人都是即兴发挥,想到做什么就拍什么。

“有时我赶着上山,忘了还要拍视频,胡跃清就驾着摄像机在后面追我,让我等等他。”说到这些拍摄中的趣事,刘苏良忍俊不禁。

刘苏良以前生活的全部就是养殖竹鼠,而现在除了养竹鼠,还要拍短视频。但一忙起来,他常常顾不上看自己的视频,隔个三五天才看一次。

就是这么一个看似随意的“网红”,一年多的时间里,华农兄弟已经增粉900多万。

成名后的华农兄弟,生活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改变。

他们的采访变多了,“具体忘记了,反正很多很多,每天睁眼醒来,微博私信里都是999+,根本看不过来。”甚至有一次在北京的机场里,有人认出了他们,求合影。刘苏良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惊吓。但直到现在,他并不觉得自己出名。

对于大家究竟为什么喜欢看自己的视频?刘苏良觉得:“大家可能还是看竹鼠吧,我们两个30岁的大男人有什么好看的?”

视频最大特色是质朴

“我其实就是一个农民”

刘苏良说,一开始他们也没想过要走“网红”路线。拍短视频的目的,也是为了打开竹鼠销路,让更多人知道竹鼠。

从小身边人对刘苏良的评价就是幽默、好玩。自从创业后,因为常和不同的人交流,他又变得有点“话唠”。和他视频中的人设,几乎如出一辙。

‘“ id=”sinaadtk_sandbox_id_11“ style=”float:left;“ name=”sinaadtk_sandbox_id_11“/>

如今,在短视频领域,有个很流行的说法是“人设”。从华农兄弟身上可以看见,做最真实的自己,名副其实的人设才是爆火IP的速成宝典。

刘苏良说,在自己的镇子里,很多都是留守老人,对于互联网信息接受度不高。“看见我们拍视频,他们就会说上两句:一天都在拍拍拍。”

即便如此,村里人也没有把他们当成“明星”。包括刘苏良的老婆,也没有觉得他有多出名,“大家不是很看重这些”。

“我就是个农民,我们的短视频最大特色就是真实质朴。”刘苏良说,他对成名的热情并不高。如今很多人都挖空心思成名,为了做网红,甚至不惜扮丑卖丑。或许,华农兄弟的短视频生涯,可以给其他博主一些启发。

火了几年后,刘苏良也开始考虑,每一个网红都有生命周期,不火了的时候怎么办?他说,未来会把赚钱的重心放在竹鼠养殖和销售的实业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