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一切,都超出了蒋多多的预想,她本以为高考成绩可以得0分,自己的观点能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2006年6月,蒋多多作为一名应届高考生走进考场,她不是很担心会考砸,因为她要做的就是考零分。

2006年6月,蒋多多作为一名应届高考生走进考场,她不是很担心会考砸,因为她要做的就是考零分。考试前一个月,她便在充分准备作战计划,看报、查资料,她疯狂吸取有关于教育制度方面的任何看法,这些内容在她的脑子被消化,被鄙弃,被重建。她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了。

在考场上,她放弃作答,在试卷空白处开始写下自己的看法,写下自己对目前教育制度的不满,写下对的高考制度的不满,整张试卷满满的都是成果,共计8000多字。最后蒋多多在密封线外洋洋洒洒写下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为了各科都能得零分,所有试卷均用黑色、蓝色的笔墨交叉作答。

考试结束,走出考场的蒋多多看到了伸头探耳的父亲,很明显他在等蒋多多。被拒绝了陪伴的父亲还是偷偷的跟在后面,与千万考生的父母一般,在考点外担忧焦急,这让蒋多多心情复杂。特别是当父亲问及考得如何的时候,她陷些不知道如何做答,最后她回答道,考不上了,但我自有打算。

但事情并没有如蒋多多所愿,她的总分为114,文综被判为0分,因为这个零分后来她还被称为“零分女孩”。这一切,都超出了蒋多多的预想,她本以为高考成绩可以得0分,自己的观点能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

她的行为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记者争相来访,她家的门槛就差被踏平了。所以那一年她成为高考事件里最引人注目的新闻人物。而面对镜头蒋多多,她透出了懊恼和后悔。从小成绩就优秀的她,是父母眼中的冉冉升起的希望,也是家中弟妹的榜样,而如今这件事犹如把她打入地狱。

为此她不仅去找过老师寻求帮助,但无奈无果,最后学校给她送去了一些学习物资以示慰藉。而当地是妇联还曾要送给蒋多多两身衣服和500块钱,蒋依依誓死不收,她说不想被认为是贪图名利,这是对她的侮辱。

而如今蒋多多在家里帮着母亲干农活,从小就喜爱写作的她只能放下笔,拿起锄头。但其实这些还不是问题,未来变数极多,今后要面临的困难将会比这些还大得多。

有人说过高考制度并不公平,但却是目前为止最公平的一个制度。也有人说过,如果你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你就没有资格说做这件事的人无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