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蟋蟀”自行火炮的武备和“野牛”系列自行火炮一样,都是使用S.IG.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不过“蟋蟀”自行火炮使用的底盘是来自捷克的Panzer 38(t)型坦克,这种坦克底盘因为使用了大直径负重轮设计,因此无论是马力和稳定性都远超过德军此前装备的“野牛”系列自行火炮。不过该炮最大的问题是底盘较轻导致重心不稳,加上I号B型坦克底盘机动性不足,因此德军并未继续大规模制造该款自行火炮,而是转而生产后续的“野牛II”型自行火炮。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而苏德战场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陆上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德战场上,苏联和德国之间不仅爆发了规模庞大的坦克对战,同时也爆发了大规模的炮兵对战。苏德双方为了在苏德战场上取得自己的优势,投入了从牵引式火炮到自行火炮等各种新型火炮。

德军自行火炮发展的背景

其实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当时的法国陆军就已经研制和装备了自行火炮。不过当时法军研制的自行火炮只是简单的把牵引式火炮搬上早期的坦克底盘,这时的自行火炮,无论是在机动性还是防护能力上,都存在严重不足。

一战时期法军简单拼凑的自行火炮

在上世纪30年代,随着德国开始建立能够配合“闪电战”理论的装甲部队,如何为机动灵活但是支援能力较差的坦克提供火力支援就成为当时德军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波兰战役中,因为德军牵引式火炮机动能力不足,导致前线德军经常得不到及时的炮火支援。在波兰战役后,德军马上根据实战反馈,开始了自己的自行火炮研制之路。

“野牛”系列150毫米自行火炮

“野牛”系列自行火炮总共有两种,分别为“野牛”基本型自行火炮和“野牛II”自行火炮,野牛系列自行火炮也是德国研制的第一种专用自行火炮。

为了缩短研制时间和研制成本,德军要求自行火炮的相应组件必须直接使用现有的装备。在经过挑选之后,德军的S.IG.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和I号B型坦克的底盘成为最终的选择。

直接用现有装备改装而来

S.IG.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是整个二战期间德军步兵团的重型支援火炮,按照编制,每个德军步兵团会配备2门S.IG.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作为对中口径步兵炮火力盲区的补充。

而当时I号B型坦克已经在波兰战役中被证明不适合执行相应的装甲对战任务,因此其闲置下来的底盘既满足了自行火炮的使用需求,又避免了浪费,可谓是一举两得。

S.IG.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

基本型的“野牛”自行火炮只是简单的将S.IG.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和I号B型坦克底盘结合在一起,因此在底盘损坏的时候,基本型“野牛”自行火炮能够将搭载的S.IG.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卸下来,当做普通的牵引式火炮继续使用。

火炮可以单独拆开使用

德军一共造了38辆基本型“野牛”自行火炮,参加了荷兰和法国战役,作战效果不错。不过该炮最大的问题是底盘较轻导致重心不稳,加上I号B型坦克底盘机动性不足,因此德军并未继续大规模制造该款自行火炮,而是转而生产后续的“野牛II”型自行火炮。

“野牛II”自行火炮

“野牛II”根据“野牛”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首先就是将S.IG.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直接固定在火炮底盘上,这样就有效降低了整车的高度,使其无论是重心还是隐蔽性能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其次,是使用了更长、更宽的二号坦克底盘,并增加了一对负重轮,使用160匹马力的新发动机,经过改装后的“野牛II”自行火炮在越野机动性能方面的困扰终于得到解决。

首批“野牛II”划给非洲军团进行使用

不过首批“野牛II”自行火炮装备给了非洲军团,北非的沙尘使得“野牛II”自行火炮出现严重的散热问题,最终导致了大量的非战斗损失。到1942年10月份时,德军中已经没有“野牛II”自行火炮的身影了。

“黄蜂”105号毫米自行火炮

在“黄蜂”自行火炮出现之前,德军中除了“野牛”系列自行火炮外,还有少量根据缴获的坦克底盘改装而来的自行火炮。但是“野牛”系列自行火炮的射程仅有4.7公里左右,而用缴获坦克底盘改装自行火炮又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德军新一代自行火炮项目随之上马。

“黄蜂”自行火炮

此时,德军正好面临着大量二号坦克不堪使用的问题,毕竟在东线战场上,二号坦克无论是从防护能力还是火力上,均无法与当时的苏联坦克进行对抗。于是,德军便决定直接用二号坦克的底盘,作为“黄蜂”自行火炮的底盘。

leFH18型榴弹炮

为了增加火炮射程,“黄蜂”自行火炮直接使用了德军中的leFH18型105毫米榴弹炮,将最大射程提高到10公里的水平。“黄蜂”自行火炮在1942年就已经研发完成,但是因为产能的限制,直到1943年才开始大规模生产,截止至1944年7月份,一共生产了676辆“黄蜂”自行火炮。

“黄蜂”的第一场战斗是库尔斯克会战

“黄蜂”自行火炮参加的第一场战斗就是著名的库尔斯克会战,德军对其大射程和高射速性能十分满意,虽然该车在1944年7月份停产,但是直至德军投降,该车仍在德军中服役。

“蟋蟀”150毫米自行火炮

虽然“黄蜂”自行火炮的射程不错,但是其105毫米火炮的杀伤力还是不足,而原本的“野牛”系列150毫米自行火炮的综合性能又太差,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决定开发新的150毫米级别自行火炮,填补自己的火力空白区。

“蟋蟀”自行火炮

“蟋蟀”自行火炮的武备和“野牛”系列自行火炮一样,都是使用S.IG.33型150毫米重型步兵炮,不过“蟋蟀”自行火炮使用的底盘是来自捷克的Panzer 38(t)型坦克,这种坦克底盘因为使用了大直径负重轮设计,因此无论是马力和稳定性都远超过德军此前装备的“野牛”系列自行火炮。

注意其大直径负重轮

因为捷克在战时仍然能够生产Panzer 38(t)坦克底盘,因此“蟋蟀”自行火炮的产量较高,达到282辆,该车很快替代了“野牛”系列自行火炮,成为德军主要的重型自行火炮。

“野蜂”150毫米自行火炮

原来的“黄蜂”自行火炮射程远,但是威力小,“蟋蟀”自行火炮威力大,但是射程又太近,而“野蜂”则是德军在射程和威力两个指标之间研制的新一代自行火炮。

使用的是III/IV坦克底盘

在底盘方面,“野蜂”自行火炮使用了III/IV坦克底盘,这是一种糅合III号坦克底盘和IV号坦克底盘的新型坦克底盘,在稳定性和通过能力方面表现出色,因此在出现后不久就被定为“野蜂”自行火炮的底盘。

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

在火炮方面,“野蜂”自行火炮搭载了一门30倍径的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该款榴弹炮的有效射程达到了13公里,在使用火箭增程弹之后,有效射程能够提升到19公里,该炮满足了德军在射程和威力两个指标上的要求。

“野蜂”同样参加了库尔斯克会战

“野蜂”自行火炮参加的首场战斗同样是库尔斯克会战,一共有100辆“野蜂”参加了战斗。“野蜂”自行火炮的生产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前后一共生产了714辆,是二战中德军综合性能最好的自行火炮。

总结

二战德国的自行火炮提现了德军“先应急、再改进”的思想,早期的几款自行火炮都是直接根据现有的坦克底盘进行改造而来,虽然性能还存在不足,但是也能够勉强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而随着更大、性能更好的坦克底盘的出现,德军开始研制诸如“野蜂”这种综合性能更好的自行火炮,这也算是二战德国武器设计的一大特色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