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能没有去过泸定桥的朋友就不是很清楚了,我在摩旅西藏的时候顺道参观了泸定桥,在这里将为大家分享一下我了解的泸定桥,说的不够全面,欢迎大家补充喔。有一座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我们小学的时候就有一篇课文专门讲述了红军战士在这座桥上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这座桥就是“泸定桥”。

单人摩旅西藏(十二)

有一座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我们小学的时候就有一篇课文专门讲述了红军战士在这座桥上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这座桥就是“泸定桥”。

接上一篇文章开跑车去西藏?我摩旅川藏线看到了这样一幕昨天从二郎山隧道出来便是三十多公里的下坡路一直下到泸定县城,泸定县隶属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整个县城都处于两山之间的山谷里,大渡河从城中穿过,将整个泸定城分成了几段。

DAY 9

上午 8:00,“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江南皮革厂……,”闹铃从来都不偷懒,每天早上8点准时播报地摊广告,为了治愈懒床的习惯,为了激励自己努力奋斗,所以选了一首温文尔雅、与众不同的闹铃。幸好同屋的骑友们都已经出发了,不然听到可能会认为我大脑被门夹过。他们骑自行车去西藏,为了尽可能的到达预定地点,所以他们必须早早的出发。

起床伸了伸懒腰,洗簌、收拾好行李,准备下楼吃早餐,刚踏出房门就被走廊墙上密密麻麻的涂鸦惊呆了,原来大家都是这么的有才华。

说到涂鸦可能会想到这是不文明行为,特别是近几年曝光的景区内刻某某到此一游、某某我爱你等不文明行为。但川藏线是个特例,这里大部分的客栈都允许在墙上涂鸦。这里的涂鸦可以是说旅行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都说高手在民间,有很多涂鸦确实看起来赏心悦目。

网络图片

都说走318国道的有很多诗人,确实能看到各种搞笑的,有内涵的的句子。我每到客栈有时间都会看看墙上有意思的涂鸦,简短的文字,生动、诙谐、有趣,把骑行的艰难,途中的困苦,经历的考验,心灵的向往,都凝聚在了这字里行间。但是也呼吁大家文明涂鸦,拒绝低俗的不文明行为,尽量不要去涂里程碑、路标、名胜古迹、佛塔、文物、公共财产等,更不要去修改里程碑公里数、修改警务信息栏电话号码等,一定要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习俗。

老板!我走啦!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开启了今天的新征程。泸定是一座红色名城,所以作为抗战胜利的泸定桥一定要去看一看。

今天的目的地是康定,所以不着急赶路,从客栈出来过了康巴大桥便沿着大渡河一路前行。

一篇《飞夺泸定桥》的课文让我们了解了红军长征中的艰难险阻,让我们知道了泸定桥,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和平是无数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成果,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说起泸定桥大家都听过,但是具体是什么样子?是谁下令修建的?都有些什么故事?可能没有去过泸定桥的朋友就不是很清楚了,我在摩旅西藏的时候顺道参观了泸定桥,在这里将为大家分享一下我了解的泸定桥,说的不够全面,欢迎大家补充喔!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定县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红色名城,整个县城都处于两山之间的山谷里,大渡河穿城而过,将泸定县城分成了几段。大渡河是中国岷江的最大支流,而闻名天下的泸定桥就架设在了大渡河上。

大渡河

每个人来到泸定都会去看看红色旅游景点泸定桥,这个从小就记忆深刻的地方。当来到泸定桥的时候,因桥面在进行检修,禁止外来游客上桥参观,有点小遗憾,只能站在岸边一探泸定桥的真容。泸定桥的两端桥头堡是采用了木质结构的古建筑,这样的桥头堡设计非常有特色,而且还是我们国家独有的设计,门头上放着当年康熙皇帝题写的“泸定桥”三个大字,两边还挂了一副对联,上联:上下影摇波底月,下联:往来人渡镜中梯,横批:泸定桥。

泸定桥

泸定桥又叫铁索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在公元1705年,清朝的康熙皇帝为了一统山河,下令在泸定的大渡河上修建一座桥梁,以解决内地进入西藏的道路梗阻。在公元1706年,经过一年的修建后,横跨大渡河的桥梁建造完成。康熙皇帝以平定之意将此桥命名为“泸定桥”,还亲笔题写了“泸定桥”三个大字,并在桥头设立了御碑。

御碑中间刻着“泸定桥”三个大字,而上面的横批为“一统山河”,反过来读就是“河山统一”,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对祖国的统一是多么的期望。

泸定桥全长101.67米,宽度为3米,由13根粗铁链组成,其中有九根粗铁链用于桥的承重底链,底链上铺设木板,另外四根粗铁链作为两边的桥栏,在桥栏与底链之间采用了小铁链相连接。

泸定桥

泸定桥曾是四川进入西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促进西南边疆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交流,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经这里时,夺得了长征途中最为重要的胜利,泸定桥也因此闻名天下。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935年,红军长征来到川西,在夺得安顺场后,兵分两路前往泸定城,当红军到达泸定桥后,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军拆的七零八落,露出了光溜溜的铁索,而桥头又有敌军把守,在这种极端艰险的情况下,红军的22位勇士组成突击队,踩着铁索义无反顾的向着对岸前进,后面的战士们则进行火力掩护和铺设桥板。最终红军英勇奋战,夺得了泸定桥的胜利。

在参观完泸定桥后感受颇多,先烈们曾经在此不畏艰难险阻浴血奋战,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国家的骄傲,是人民的英雄。我们今天过着幸福安稳的生活,但要知道那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成果。

过了泸定桥没多久,前面出现了一座高大的钢索桥,桥梁锈迹斑斑,桥头用红砖封了起来,已经禁止通行,停下来看看吧!这座桥是不是有什么历史?

大渡河桥

从前方看上去发现这座桥叫大渡河桥,两边粗大的钢索吊起下面的桥梁,桥梁上的木板早已拆光,桥头的柱子上写满了抗战时的语录。至于有什么历史嘛,在固定钢索的墙上发现了红军长征在此英勇抗战的事迹,让我查查它的历史吧!

来自百科的资料“大渡河桥是在1950解放军从泸定前往解放西藏时,在一面进军一面建设的号召下,由西南交通部负责在泸定的大渡河上架设了第一座可以通行汽车的钢索桥。后来随着祖国的发展在大渡河上新建了其他大桥,而大渡河桥被作为战备桥封存至今,并且被列为了四川省甘孜州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渡河桥

好了这篇《摩旅川藏线: 还记得小学课文里的泸定桥吗?它就在这里》就暂时分享到这里啦!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喔!我是郭小莱,一个喜欢旅行、摄影的小哥哥,为大家分享旅途中的故事和沿途风景,下一篇继续带你去看川藏线。

👉未完待续👈

PS:本次摩旅西藏笔者将以文字+图片的记录方式分享给大家,后期也会整理视频的分享。文章写的不好请大家谅解,如有不严谨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如果喜欢请关注后续更新喔!我有故事,你有酒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