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Eggsy的父亲作为第一位平民候选人,牺牲了自己而没有成功成为Kingsman的一员,被Arthor认为是一次失败的实验。Kingsman作为一个如此纯粹的贵族间谍组织,它的候选人都应该来自牛津剑桥圣安德鲁斯这样的顶级贵族院校,Harry选择一个平民的候选人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叛逆。

特工学院从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是一篇特别出色的电影;如果不是因为之后我会提到的内涵,我可能只会给这个片子打两分。尽管演员很帅动作戏很流畅,但是劳资毕竟是直男,动作戏再帅也不会比真正的功夫片和机器人互卸胳膊更刺激。

影片里描写的Kingsman给我的感觉就是007+柯南+刺客信条三者的合体;黑色幽默的配乐和爆头礼花让我感觉非常出戏;而影片的情节设定对于我这种鸡毛党来说简直就是无法直视。且不说反派毁灭世界的方式无比脑残,这个反派的衣着和80年代风格的PPT我实在没法跟“科技大亨”这个词汇联系在一起。最后公主的桥段则是彻彻底底的出戏,这个年代导演居然还有勇气安排如此物化女性的桥段确实让我很佩服。

但是把影片的重要片段看完即便以后,我认为这些不合理的因素相当一部分都是导演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导致的;而这种想法正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部分。

首先电影开头部分的这一段对话引起了我的疑惑:

在没有看到后面剧情的时候观众一定会对这段对话摸不着头脑,什么实验?什么短小下巴?为什么说Arthur是势利小人?

首先解决的是什么是试验。看到后面我们明白了Kingsman是一个稳定的组织,只有每次损失一个Kingsman才会进行选拔来顶替这个空缺。这一次选拔的是Lancelot,而这个死掉的Lancelot正是17年前被选拔成为新一代Lancelot的那个人;这也正是开头的那一幕场景。而Arthur和Harry说的那个年轻人则是17年前为了拯救其他人牺牲而没有成为Lancelot的另一个候选人。那么为什么Arthur要说这个死去的候选人是“失败的实验”呢?

随后的电影在不停的暗示观众Kingsman这个间谍组织的定位;Kingsman作为一个顶级的手工西服裁缝店,一开始就是为最有权势的人服务的;组建间谍机构的人们也是掌权者;Kingsman成员的代号来自于亚瑟王和圆桌骑士,这些人本身就是英国最古老的一批贵族;间谍组织的名字Kingsman则更露骨的告诉你这些人就是为国王服务的。

Kingsman作为一个如此纯粹的贵族间谍组织,它的候选人都应该来自牛津剑桥圣安德鲁斯这样的顶级贵族院校,Harry选择一个平民的候选人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叛逆;Eggsy的父亲作为第一位平民候选人,牺牲了自己而没有成功成为Kingsman的一员,被Arthor认为是一次失败的实验。而不肯屈服的Harry则再一次选择了同为平民的Eggsy。

接下来的电影就是影片向贵族宣战的过程。Eggsy作为平民成功的成为了最后的两个候选人。而始终看不上Eggsy低微出身的Charlie则在生死关头出卖了Kingsman和自己的推荐者Arthor。这就是所谓的“短小下巴”的含义。影片认为贵族因为自己的高贵身份而软弱惜命,虽然他们可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并不能够代表最优秀的人类。贵族的软弱不仅仅体现在Charlie身上。反派Valentine与其说是为了防止地球灭绝,不如说是防止他代表的“贵族阶级”灭绝;所以说为了拯救贵族阶级,可以拿其他所有阶级的生命作为代价。当他Valentine这种思想告诉同为贵族的Arthor的时候就迅速得到了认同。最后无论是Charlie,Valentine还是Arthor最后都为自己的软弱付出了代价。

影片的大反派Valentine也是一个有趣的形象。他本身是一个黑人,而且还是科技界的大亨,穿着嘻哈风格的服饰,热衷慈善和环境保护,并且还厌恶暴力和血液,身边还带了一个拉丁裔的残疾人助手。这就是导演独具匠心的设计,我们在观察西方政治的时候常常认为左派代表了广大的工薪阶层和穷苦阶级,而右派代表了大资本家和白人中产阶级。而这部电影的设定则完全颠覆了这种形象,一个标准的自由派精英成为了权贵阶层的代表和刽子手,而电影中那个白人至上的极右教会则成为了被屠杀的对象。影片认为左派和右派根本就是当代政治的一个幌子,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都被权贵玩弄在股掌之中,而两派的平民们则完全沦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这种观点在之后的特朗普跟希拉里的大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Valentine的形象还有一些值得仔细品味的地方。片中不断的说他是一个天才,一个互联网大亨;影片还特意提到他有自己的传记电影。真实生活中有哪些互联网大亨有自己的传记电影呢?一个是乔布斯,另一个是Facebook的扎克伯格。结合Valentine乔布斯风格的发布会和互联网大亨的身份,我认为Valentine是这两者形象的一个结合。影片中的软件通过迫使人类互相攻击而达成灭绝人类的目的,这个软件影射的则是当代的社交软件。由于社交软件如此的便捷而免费,它迅速的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这种便利性和某些人刻意发布的虚假新闻和谣言使得大众越来越分裂,完全不用负责的环境使得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语言暴力没有任何限制,就如同影片中一样可以从一个绅士瞬间变成一个暴怒的愤青。而当这种工具被别有用心的人使用,就能成为分割人民和传播仇恨的工具,达到操纵者的政治或者经济目的。

从这几个方面来讲,整个电影体现了导演对真实社会的一种担忧。他认为社会正异化为“既得利益者”和“穷苦大众”这两个阵容,“既得利益者”不仅存在在左派中,而且存在在右派中。他们的目标就是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无论是政治、媒体还是社交软件都是他们维护自己利益,分裂人民的工具。这种观点经历了2016年的总统选举,估计或多或少都能被人理解。但是影片上映于2015年,只能说导演的观点确实非常有远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