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七天的时间里,学员们通过专家讲座、听公开课、教学设计、小组研讨等形式对高考能力取向考查和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此外,福建教育学院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鲍道宏老师《“整本书阅读与教学”学习任务群教学目标厘定:原理与技术》的讲座从整本书阅读的角度提出了新课标的任务群教学的建议。

乱花渐欲迷人眼 风物长宜放眼量——参加福建省普通高中高级职称教师省级培训心得体会

余金泉,中学语文一级教师,2001年6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专业,同年加入永安一中。任教十八年来,兢兢业业,努力进取,先后被授予永安市“先进教育工作者” “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3月20日至3月27日有幸参加了由福建省教育学院组织的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高级职称教师省级培训班的学习。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此次培训的主题为:高考能力取向考查及其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研讨。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七天的时间里,学员们通过专家讲座、听公开课、教学设计、小组研讨等形式对高考能力取向考查和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讨。几天的培训很快就过去了,收获颇丰,思考颇多。

新课标:乱花渐欲迷人眼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高中语文教学注入了许多新的思想和内涵,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突出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是本次课标修改的重点之一,不仅在语文课标里提出来了,还要求其他学科结合自身特点,丰富充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内容。其次,新课标凝练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者不是独立的存在,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也是其他三项的基础。再次,新课标优化语文课程结构。在旧版课标把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的基础上,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结构为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部分,并创新性地建构了18个高中语文学科学习任务群。最后,新课标明确学业质量标准,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为五个级别的水平,其中水平一和水平二是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三和水平四是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五是选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二是语文学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水平五则是为对语文课程更有兴趣的学生所设的较高要求。

新语文:风物长宜放眼量

为了全面解读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好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此次培训班邀请了省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开设讲座,让来自全省各地的高中语文教师对新课标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更深远的感知与理解。浙江宁波市普教室主任、浙江省正高级教师禇树荣开设题为《任务群视野下的微专题学习》的讲座,他从浙江省宁波市的课改实践经验入手,提出了将18个任务群分解成119个“微专题”,作为课标进课堂的“绿色通道”,实现新课标任务群教学的课程方案,令人耳目一新。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高中教研员冯渊老师讲座的题目为《阅读素养提升路径:与PISA2018阅读素养对比下的“设置情境、任务驱动”阅读案例研究》。冯老师高屋建瓴,从国际视野俯瞰新课标提出的“设置情境”与“任务驱动”核心理念,并深入阐述了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阅读的测试目标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以及对高考测试评价的影响,令人大开眼界。此外,福建教育学院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鲍道宏老师《“整本书阅读与教学”学习任务群教学目标厘定:原理与技术》的讲座从整本书阅读的角度提出了新课标的任务群教学的建议;福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石银修老师《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作文关键能力》的讲座,重点着眼于当下议论文写作的思维寻绎;福州市教育研究所高中语文教研员蔡勤老师《新课标视域下的课堂变革》的讲座则在新版课标主要内容解读的基础上分享了福州市开展的课改实践探索活动。

新学习: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此次培训班的学习不仅在理论的层面较全面地了解了新旧版的课程标准变化和新版课标主要内容的解读,还通过公开课听课评课、教学设计、分小组研讨等活动,加深了对新课标背景下教学实践的理解。莆田五中许碧霞、厦门市集美中学陈茜茜、南安市侨光中学的王毅、建瓯一中的吴金华四位老师以他们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症结和难点入手,提出了具体的思考方向和解决思路。此外,培训还组织观摩了福州四中的两位老师的公开示范课,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感受新课标带来的课堂变化。福州四中林煖老师上的《当代文化参与之“网络社交新语言——表情包”》一课,探究新兴媒介符号,理性审视和合理运用新媒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课堂上,林老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让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深度融合,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林老师预设的关于“表情包”的问题情境中,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种对当代文化课程的大胆开发与尝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福建师大第二附中许萍老师关于“古典诗歌群文阅读”的指导课——《古典诗歌的时空艺术》,则精准地从“时空”的角度切入,在创设情境、聚焦探究,引导学生认知关于诗歌中的“时空变形方式”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有效地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新思考: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期七天的培训感觉转瞬即逝,但带来的思索和探究将是历久弥新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增强思辨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力。为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认真研读新版的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变化,深入解读新课标的内容,把新课标作为教学的指导纲领。其次,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机会,继续向省内外专家学者和同行们学习,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使自已不断地成长。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变革课堂,优化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探索活动,践行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落实核心素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图文余金泉

编辑:玄琳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