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真的普遍存在吗?KYC是为了什么?

“大数据杀熟”真的普遍存在吗?

最近,北京消协对大数据问卷调查报告显示,有88.3%的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用来杀熟的现象普遍存在,有半数以上被调查者称“曾经被杀熟”。

大数据杀熟真的普遍存在吗?不管这些互联网公司承认与否,在用户心中认为被杀熟,这是事实。这就降低了消费者的体验感,产生了消费者疑虑,从这一点说,降低了大数据产生的商业价值。所以,答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客户认为存在,失去了客户的心,大数据就失去了其应用的价值。

我们利用大数据究竟是为了什么?

难道是为了算计用户吗?除了这条博弈的零和博弈,有没有双赢的模式来利用大数据?

从本质上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大数据?在商业本质上,是为了了解你的客户KYC(Know Your Customer)。在非互联网时代,企业为了了解客户,也需要做很多调查,一般是抽样调查,因为传统企业做全员调查是不现实,比如Focus定性、定量调查等,往往很多大公司为了做市场调查花很多钱。

“大数据杀熟”真的普遍存在吗?KYC是为了什么?

那为什么他们要花这么多钱呢?因为了解你客户的消费行为、看法和喜好非常重要。 可以让公司有针对性地提高产品设计和服务质量,让自己在与对手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因为掌握可客户的心智。

KYC为什么如此重要?

了解客户(KYC),为什么如此重要呢?绝对不是仅仅让公司在和客户博弈中处于有利位置,这种零和博弈,一旦被客户发现,其损失是品牌信誉,丢失优质客户。

在传统大品牌公司,不惜花费大价钱来做KYC,主要是为了提高前端设计和后端的服务,差异化产品和服务,从产品和服务价值角度来实现公司和客户之间的共赢。

“大数据杀熟”真的普遍存在吗?KYC是为了什么?

我们知道,微笑曲线,整个产业链中两端利润高,中间生产和物流利润很低。所以大的品牌公司,把资源和精力用于了解客户的心智重点做好两端产品设计和终端销售和服务。比如苹果,NIKE,可口可乐等,设计和零售自己做,生产和物流都是外包的。

企业为什么要差异化产品,了解客户的心智呢?

因为不同的客户对同一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感是不一样的。比如旅游,有的客户宁愿多花些钱获取一些附加服务,如导购,全程陪同等,可有些客户喜欢自由的自助,成本低的服务,所以他们享受同样的服务,而产生的价值感是不一样的。

如果不是从产品和服务差异入手,而从客户的价格敏感性角度来利用大数据,误入了歧途。

“大数据杀熟”真的普遍存在吗?KYC是为了什么?

大数据时代,如何用好大数据,正确利用KYC,了解你的客户?

新兴的互联网公司需要好好向大品牌公司学习,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让我们降低了了解客户的成本,但商业本质并没有改变,因为人性没有变,谁都不希望被大数据算计。长期来说,企业要通过了解用户的心智,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实现共赢的商业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