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楚国迁都寿春,到淝水之战古战场,和周世宗南征,雄伟的古城墙透露着寿县的一个重要的特点,这就是中原咽喉的重要地位,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还引用了淝水之战在寿县“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历史典故。在古代每一个城市,为了防御兵匪的袭击,和敌人的入侵都必定在城市的四周设立城墙,但由于历史的变迁,战争的毁灭以及城市的建设,许多城市的古城墙都不再完好,在我国境内保存完好的古城墙遗址屈指可数,他们被列入中国七大古城墙,其中安徽寿县古城墙就是其中的一座,寿县位于淮河中游,江淮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城市,但寿州古城墙在现在却比较低调,很少国人了解寿县这个地方,下面小编来带大家走进寿州沧桑历史。

在古代每一个城市,为了防御兵匪的袭击,和敌人的入侵都必定在城市的四周设立城墙,但由于历史的变迁,战争的毁灭以及城市的建设,许多城市的古城墙都不再完好,在我国境内保存完好的古城墙遗址屈指可数,他们被列入中国七大古城墙,其中安徽寿县古城墙就是其中的一座,寿县位于淮河中游,江淮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城市,但寿州古城墙在现在却比较低调,很少国人了解寿县这个地方,下面小编来带大家走进寿州沧桑历史。

安徽寿县: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城墙诉说怎样的中原战争史?

寿州:楚国亡国都城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可以说是最喜欢迁都的国家,在楚国800多年的历史中,先后有丹阳、郢都、鄢、陈、矩阳、寿春等8座都城,而寿春作为楚国的都城是在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迁都,直至楚国灭亡,可以说寿春是楚国的最后时刻的都城。翻开楚国的地图,可以看出楚国疆域辽阔,但为什么楚国在最后的时刻选择在寿春建都?当时的楚国除了迫于政治和军事压力,还有寿春的地理位置有着重要的关系。寿春:一、地势形胜,寿春被称之为“江东之屏藩,中原之咽喉”,晋书记载寿春“淮阳之地,北阻涂山,南抗灵岳名川。”二、运漕方便,战国时期魏国就在这里开通了黄河和淮河的鸿沟,位于淮河中游的寿春交通十分方便。三、寿春鱼米之乡物产丰饶。因此楚国在最后时刻选择寿春作为都城。

安徽寿县: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城墙诉说怎样的中原战争史?

寿州:淝水之战古战场

在东晋十六国时期,苻坚创立的前秦,准备向江南一带的东晋发起攻击,符坚打算统一全国,这个时候东晋派出谢安和谢玄先后与前秦发生了淮南之战,淝水之战,百万大军交战于淝水河畔,而这个古战场就是在寿县一带,最后谢安和谢玄以少胜多赢得了战事的胜利,有效遏制住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

安徽寿县: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城墙诉说怎样的中原战争史?

寿州一种小吃“大救驾”背后的战争

寿县有一种油酥饼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大救驾,许多人非常奇怪,大救驾怎么成为饼的名称呢?这就又和历史上一次战争有关,公元956年,后周世宗派遣武力征伐南唐,南唐守军死守寿州,而带兵的正是以后的北宋开国之君都点检赵匡胤,赵匡胤由于操劳过度,一连数日水米难进,攻进寿州后,当地的一名厨师用核桃仁、桔饼、面粉和白糖精心制作一种圆形点心送到赵匡胤的面前,赵匡胤看到这种香气扑鼻的点心,顿时精气神起,一连吃了很多,赵匡胤顿时浑身有力了,赵匡胤恢复了健康,“大救驾”这种圆形点心名字就保存了下来。

安徽寿县: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城墙诉说怎样的中原战争史?

寿县雄伟的北宋古城墙

寿县古城墙是中国七大古城墙之一,建于北宋熙宁年间,明清时期经过多次修复,形成现在的规模,寿县古城墙有四个城门,东称宾阳门,南称通淝门,西称定湖门,北称靖淮门,寿县古城墙的主体和瓮城保存良好,城墙有“敌楼”和“警辅”墙顶外沿修有带垛的矮墙,城外有护城河,据历史记载,寿县古城墙比山西平遥古城还要早上一百多年呢,雄伟古城墙让人想起战火纷飞,凭墙固守的年代。

安徽寿县:一座雄伟壮观的古城墙诉说怎样的中原战争史?

从楚国迁都寿春,到淝水之战古战场,和周世宗南征,雄伟的古城墙透露着寿县的一个重要的特点,这就是中原咽喉的重要地位,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还引用了淝水之战在寿县“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历史典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