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播种期情况十分复杂,有为了抢墒播种过早的,有因抢墒失败导致落干而缺苗断垄的,有因墒情差而播深的,也有播后遇雨导致淤塞板结翻播的,致使当前田间农事也五花八门,有整地的、有播种的、有镇压的、有浇麦苗的、有浇白地的等等等等,所以今年小麦出苗后异常苗增多,很可能会影响小麦苗期的正常发育与生长,造成分蘖减少、冻害加重等现象的发生而最终影响来年群体继而造成减产。

要知道小麦苗期要经历一个漫长而寒冷的冬季,这些麦苗的不正常现象汇成了影响小麦正常发育与安全越冬的内因,若是再遇到干旱、严寒等恶劣气候的外因,两种内外因叠加势必会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而最终导致减产。但如果及早采取措施,仍能使其转化为正常麦苗,获得丰产。下面就介绍几种异常苗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

1、深播苗

由于今年墒情偏差部分农户播种时把深度刻意加深或由于整地质量差、秸秆多、地松塇或播种设备落后等原因导致深播苗大量出现,这种麦苗出苗后苗弱明显,茎细、叶小、尖黄、根稀、蘖少,以至于后期减产。小麦栽培专家做过试验,相对于3-4厘米的最佳播种深度麦田而言,播深5-7厘米可减产50-150斤,播深7-10厘米可减产150-300斤!因此一定要提前搞好土壤墒情、提高整地质量、细心做好监播工作避免播种过深的现象发生。

发生这种情况,应在墒情适宜时立即用齿耙进行麦地松土、清棵、划锄或在表土干燥时及时镇压以沉实土壤、降低覆土层,促进及时出苗和小麦的复壮与分蘖。深播的麦苗常会出现地中茎,这也是深播麦苗的典型特征。

2、疙瘩苗

在播种量过大,播种技术不精时,往往会出现播种后的麦苗形成疙瘩苗,导致田间稠稀不均,降低单位内光能利用率,影响成穗率,难以高产。

耕地技术不好,土块不碎,大坷垃多;或播种行走时步子不均匀,在行走慢的地方也常有疙瘩苗出现。防止出现这种情况,一是掌握科学合理的播量,播前做好种子发芽率测定。二是播前精细整地,力争土粒细碎。对于播种过密形成的疙瘩苗,应用中耕技术及早把多余的苗子除掉。

3、立针苗

播种质量差,播种量过大,播种过深或播前整地不精细,播后镇压时严重压苗等都易形成立针苗。另外,有时为防麦苗受冻,施用土杂肥盖麦苗,盖得厚,到春季起身时,也容易形成立针苗。立针苗叶片针形,分蘖少,叶片少,麦苗长得细,长相差,形不成足够的分蘖。为防止出现立针苗,在提高整地质量和掌握适宜的播量的同时,还应注意把握合理的播种深度,一般以3-4厘米为宜,防止过深过浅。不论哪种原因形成的立针苗,都要扒土、中耕,基本苗拥挤的需去掉多余的麦苗。并及时对立针苗进行施肥浇水,尽快让立针苗健壮生长。施肥宜选择30-0-5或30-5-5高氮低钾速溶型肥料。

4、露籽苗

盖土不匀或者因机械故障或套播麦田等原因,容易出现露籽苗。露籽苗容易发生冻害,易倒伏,后期易青枯,使用除草剂时也易产生药害,防治的办法是及早盖土。对套播麦可在旋耕机中间安装大规格犁刀,反旋开墒沟,用开沟形成的细土盖种。

5、缺苗断垄

主要是地力墒情不好,或地面不平,浇水不匀;小麦发芽率不高,掺拌不匀;坷垃大、播种机故障及地下害虫的危害造成的。一般麦垄15厘米以下无苗是缺苗;麦垄15厘米以上无苗是断垄。预防措施:

一是精细整地,地要平整。

二是足墒播种,如果播种时土地欠墒,一定提前1周浇水,待水分适宜时再播种。

三是一定做好麦种的发芽试验,发芽率低于95%的尽量不要用做麦种,提倡播前种子包衣,有条件的最好另外加入芸天力拌种,严禁白籽下地。

四是适时防治地下害虫。

补救措施:

若因墒情问题导致的出苗差可及时浇水促进发芽出土,若因种子芽率、虫害等原因引起的缺苗可及时进行单沟条播等方式补种。

6、旺长苗

在温度偏高和播种过早、肥水过猛时,往往形成冬前麦苗旺长。出现这种情况,会降低麦苗的抗冻能力,削弱来年长势,降低成穗率,后期更容易出现病害、早衰、倒伏,因此不利于高产。凡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冬前要及时实行镇压,过旺的可以多次镇压,有条件的可深耕断根,过度旺长的麦苗并适量喷施多麦巨金等高效化控产品,控上促下,防止冬前过旺,并适当推迟返青肥水。

7、板结苗

一般播种后遇高强度降雨或浇蒙头水后,小麦出苗前地表变干时会造成土壤表层淤塞、板结或裂缝,致使大部分芽苗无法出土,黄化弯曲,长时间闷压下会腐烂死亡,即便出土由于土壤过分板结根系发育不利或裂缝过多冷气下扎也极容易形成弱苗,这种情况下要立即镇压,压碎地表硬土层,打破板结并弥合裂缝或划锄破板,若在以上两种措施都无法实施时也可以再次浇水,使地表干土层湿润松软,促其芽苗出土,但是地表干燥后仍需镇压或划锄破除板结,促进生长。

8、晚播苗

有些种植面积相对较大的大农户因玉米收获晚、造墒用时长或前茬是地瓜、棉花等作物出现腾茬晚等因素导致小麦播种期过度拖后,致使晚播苗的出现,这类麦苗自出土后至越冬期时间过短,由于积温不足无法或很少产生冬前分蘖,若管理不善很容易出现后期群体不足的窘境,无法获得高产。为最大限度的避免减产,这类晚播地块播种时要加大播种量,增加基本苗数量,及时开展早春镇压以提墒增温促进生长,并且肥水早促,有条件的及时喷施品高尚或拔萃等生物刺激素,以促进多生春蘖,提高成穗率,最终实现丰产丰收。

文章来源:金秋仟村

京博农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