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朝阳说,最终成功抵制门口的野蛮人的,是搜狐实施的“毒丸计划”。那时候新浪、搜狐、网易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三座大山,有点类似后来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

文 / 侯继勇搜狐狐友国民校花大赛,又见张朝阳。脸带微笑,精瘦。

从2016年开始,搜狐狐友国民校花大赛已经举行了四届,胜出的校花有机会出演搜狐投资的影视剧。狐友国民校花大赛的报名条件只有两个要求:在校大学生或毕业三年内,自认为颜值高、有才艺特长或表演天赋的女生。

与其对应的是,搜狐还有一个狐友国民校草大赛,针对男生。

对于胜出的选手,在培养、推荐参演作品、剧集播出、推广等方面,搜狐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支持平台包含选秀平台(“校花”大IP),社交平台(狐友APP)+艺人经纪平台(搜狐艺人部),视频平台(搜狐视频),媒体平台(搜狐网、搜狐新闻客户端等)等。

选秀大赛很热闹,张朝阳很高兴,该有的全都有,看上去很美。

1

张朝阳并不缺闹心的事情,比如搜狐的业绩与股价。

2019年8月30日,搜狐(纳斯达克:SOHU)收盘价10.93美元,市值约为4.29亿美元;搜狐控股的畅游(纳斯达克:CYOU)股价为5.7美元,市值约为2.59亿美元;搜狐旗下非控股公司搜狗(纳斯达克:SOGO)股价4.39美元,市值约为17.18亿美元。

“三大门户”曾经代表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时代。那时候新浪、搜狐、网易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三座大山,有点类似后来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门户”常常被人用来相互对标,现在的搜狐与新浪、网易相比,明显落后了。

对于当下的中国互联网来说,“三大门户”的历史标签意义远大于现实意义,过去二十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游戏、视频、电商、搜索、移动互联网、短视频、直播、社交网络,互联网行业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三大门户”几乎一个都没有落下。“创新者的窘境”在互联网行业上演,一次又一次,三大门户作为曾经的巨头被创业公司挑落马下。

网易抓住了游戏,新浪抓住了微博,丁磊、曹国伟完成了中兴大业,好日子延续到了现在。

搜狐也不是一无所获,搜狐视频曾经行业前三、畅游曾经行业前五,搜狗则曾经拥有无限可能性。有时候就差一点点,张朝阳就有了再次登上巅峰的机会,但每次总差那么一口气。有时候,搜狐甚至是走在行业最前沿的公司,比如2009年的搜狐视频,就是行业领袖的存在。

搜狐走到今天,有一些让人扼腕的时刻,好像就差了那么一点点运气。

2015年冬天,北京第一场大雪,张朝阳约我一起跑步,还有一名跑友同去。从顺义首都国际机场附近的格拉斯小镇开跑,沿着温榆河一路向东向南,直到大运河森林公园里面的月岛,加上一些折返,约有40公里,差不多一个全马。温榆河两岸无人,偶尔被惊飞的野鸭,呱呱叫着游向对岸。

这条路线离张朝阳的家不远,因为经常跑步,他无意中发现这条跑道。我们曾开玩笑说要赞助这条跑道,命名为“搜狐绿道”。后来这条跑道被命名为北京绿道,是北京跑步爱好者最喜欢的跑道之一。当时还没有完全铺好,很少有人知道。

一边跑一边聊。移动互联网以来,2015年是创投行业最火,泡沫最多的一年。2015年6月底,股灾爆发,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那一年互联网行业发生了很多并购,包括滴滴与快滴、58与赶集、美团与大众点评、美丽说与蘑菇街,这些并购被称为行业年度四大并购。那一年还有一个热点就是中概股排队拆V上市,分众传媒、巨人网络的成功让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十分艳羡。

终点是月岛上面的一座宾馆,我们一起吃了个简餐,一边用餐一边回忆往事。

大概是在2002年,就在月岛的这个宾馆里,投资方把张朝阳、茅道临(时任新浪网CEO)、汪延(时任新浪网总裁)叫到了一起。投资方的目的只有一个:新浪网与搜狐网合并。

互联网泡沫破灭,盈利还找不到方向,整个行业正处于“至暗时刻”。搜狐被北大青鸟举牌,略早一些的时候,新浪网创始人、CEO王志东被自己创立的公司开除在行业激起了轩然大波,资本的面孔不再温情脉脉,显示了冰冷凶残的另外一面。两家公司合并看起来势在必行。

对于很多人来说,搜狐如果可以卖一个好价钱,还不错。张朝阳端着一杯冰水,心不在焉,看着势在必得的投资人,以及针锋相对的同行,大多数时候一言不发。轮到他说话的时候,就哼哼哈哈,不着四六的说两句。他心里已经下了决心:搜狐是我的,就是不卖。

张朝阳说,最终成功抵制门口的野蛮人的,是搜狐实施的“毒丸计划”。毒丸计划那时候还不为人知,很多人知道毒丸计划还是后来百度上市前,谷歌投资百度。那时候,李开复还在微软,还没有回到中国创立谷歌中国公司。

谷歌的想法是:在百度上市前控制百度,占据中国搜索市场,挤压雅虎在全球的生存空间。后来盛大偷袭新浪,更多人知道了“毒丸计划”。

这些事情还引起了当时并不出名的马云的注意。从那时起,马云就开始思考:创业者如何处理与投资人的关系,保证创业者的控制权,保证公司的稳定。十多年后,阿里巴巴计划二次上市时,推出了阿里“合伙人计划”,为了合伙人计划,阿里巴巴甚至放弃了香港上市。

2

言归正传。如果2002年搜狐、新浪合并,中国互联网的历史后来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

历史不能假设,张朝阳的搜狐走到了今天。跑完四十公里后,我们都有些疲惫,我们分别躺在一张沙发上,张朝阳解释自己坚持的理由:很多人看事情喜欢看当下,比如媒体,创业者更重要的是看三五年之后。

天色慢慢黑了下来,灯光不太亮,张朝阳说话声音很轻,面目模糊,却很坚定,有渗透力。他一直坚信互联网的价值,相信三、五年后互联网能盈利,坚信只要坚持一切都会好起来。

聊起2015年的那些并购,张朝阳是颇为不屑的,真的创业者既要坚持到最后,也要做自己的东西,无论投资,还是并购,都是投资者行为,创业者最重要的特点是坚持梦想。

几年后读到《腾讯没有梦想》那篇文章,想起张朝阳说的这句话,感觉很恍惚。对于拆V上市,他是犹豫的,他有些担心回归后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财务上的。

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张朝阳有“互联网教父”的称谓,这个说法来自于媒体。某种意义上,也是他的自我期许。他更喜欢从头开始做一件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一件开创行业的事情。某些时候,当一个创新的产品或者服务出现在市场上的时候,多数时候是创业者推出来的,他不愿意跟风。搜狐做一个事情,别人来跟风,他更喜欢。有的事巨头进入后搜狐有时候会再跟进,但最佳时间点已经错过了。

体现在公司发展历史上,就是公司行为与行业趋势的错位,有时候甚至是冲突,这种错位与冲突,有时候会让媒体以及同行感到某种拧巴。但是在张朝阳那里,事情只能那么做。

对张朝阳而言:只有这样做事的自己,才是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结果,可能不是他最在意的。

最近一次互联网圈内聚会,大家聊到一个话题,就是互联网大佬中,现在谁过得最舒服,座中有人站起来说了一个人的名字,大家都很服气。

这人少年成名,年纪轻轻就成了中国首富,然后他把公司卖掉了,用了十年时间把钱都搬到海外去了,合计几百亿——据说是300亿——没有认真统计过。互联网圈的人去美国硅谷,有两个会客厅,他家客厅是其中之一。有老友过去,一定去他那里喝茶聊天,听他讲全球创新动向,大都能满意而归。他现在做事只凭兴趣,他有两个兴趣,一个是研究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更久远的未来的创新,另一个是资助某一领域的创新研究。

十多年前,他的公司到美国上市,也是那一年,他被评为中国首富。我去拜访他,聊得兴起,还在他的员工食堂里吃饭。我问他,你的理想是什么?他回答说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写小说、当作家。

接下来的几年,他的公司开始疯狂地扩张,他离小说家的路越来越远。2008年他生了一场很严重的病,心理也因此承受了很大的震撼。他问自己,自己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完,还有什么人生目标没有实现。挣很多钱,他挣到了;首富,他做过了。但这些都不是他的目标。

在媒体看来,一般人看来,他如此成功。他自己不这么看: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失败。

我不知道当作家、写小说现在还是不是他的目标,如果还是,我想,他一定会写一本自己想写的小说。当作家、写小说也许已经不是他的目标了,但现在做的事情包括研究、资助,肯定都是他喜欢的事情。原因很简单,他已经活成了他最想要的样子,做的一定是自己喜欢的事情。

最近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新闻是马云退休当老师。十八年前,我第一次采访马云,我问他,如果创业成功了,你会去做什么?他说他会去做老师,他说自己还是最喜欢做老师。

在创业之外,张朝阳曾经有过很多尝试,比如登山、比如跑步、比如游泳。但对于张朝阳来说,他最感兴趣的事情还是创业,还是尝试新鲜有趣的事情,比如国民校花这样的事情。

花儿开在春风里,活色生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充满了黄金年代的气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