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许谦慎于1956年考入泉州工艺美术社,毕业分配至刻纸车间师从李尧宝大师学艺,从事刻纸及料丝花灯制作。他创新制作的料丝花灯。

泉州花灯始于唐代

已有千年历史

每到正月十五元宵

制作花灯的工匠们便会用

灵巧的双手变幻出

一盏盏造型各异 色彩鲜艳的花灯

悬挂在大街小巷

泉州花灯主要有彩扎灯

刻纸料丝

灯针刺灯三种类型

这些花灯不仅

保留了传统特色

还在造型设计 材料选择 扎制技巧上

采用许多现代元素

许谦慎就是这样一位

有创新精神的花灯传承人

许谦慎于1956年考入泉州工艺美术社,毕业分配至刻纸车间师从李尧宝大师学艺,从事刻纸及料丝花灯制作。在李尧宝的悉心教诲下,他熟练掌握了刻纸、制图等花灯制作技艺。

1956年,当时我十三岁进到工艺美术社。刚开始,我什么都不会,也不怎么喜欢说话,加上性子有点急,我自己也觉得要学有所成确实很困难。但李尧宝师傅对我说没关系,慢慢学就可以,不用着急,他一直鼓励着我让我可以安心地继续学下去。这个过程,他教我花灯制作、雕刻、磨刀、削刀,就这样,这些程序慢慢地被我记在脑子里。也很感谢李尧宝师傅当时对我很疼爱。

1958年,经过两年的学习,许谦慎离开了工厂。让他没想到的是师父在他离开后不久送了他一套工具,并寄语他:你手艺已成,可以此谋生了。

一块光滑的木案板

一把短短的刻刀

一把锉刀

这是师父留给许谦慎一生的宝贝

也是他长年的精神支柱

虽然中间起起落落发生了很多事情

但从那时起

许谦慎从未放弃过研究刻纸和花灯

白天干活

晚上接一些刻纸的活儿 补贴家用

师父送的刻刀越磨越短

他便买材料自制工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在泉州市的元宵灯会活动上

一位老人家的无心之语触动了许谦慎的内心

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起听听看

01:08

为了重新点亮泉州料丝灯

第二年元宵节前夕

许谦慎四处找不到合适的料丝替代物

只好买来鱼线

用玻璃绷直

制作了第一盏刻纸料丝灯

令许谦慎欣喜的是

这盏料丝灯最后得到了认可

制作无骨料丝花灯是许谦慎的看家本领

他创新制作的料丝花灯

曾多次获泉州市传统元宵灯会

最佳花灯奖

在料丝花灯制作时

从设计 制图到彩绘

许谦慎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新材料的创新 应用方面

他也不拘于传统

利用现代光纤材料代替

以往玻璃丝作为料丝灯原材料

获得了良好效果

许谦慎说

他做了一辈子花灯

最欣慰的是没有辜负

师父李尧宝的期盼

现在他也很乐于把花灯制作技艺

传承给年轻人

以此来回报师傅的恩情

耿淑丽 一名泉州高校的美术老师

自从在一次灯会上和许谦慎结识之后

隔三差五就会到许谦慎工作室

学习料丝等的制作技艺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

耿淑丽在学校开设了泉州花灯课程

刚开始只是简单的花灯介绍

一两节课就能讲完

耿淑丽觉得泉州花灯

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如此优秀的文化不好好传承就太遗憾了

于是更加系统完整地介绍花灯

加重教学部分

时代在进步 花灯也在演变

年轻一代将要承担起泉州花灯的重担

元宵灯展

市民看灯 看的是热闹

对这批花灯手艺人而言

看灯看的是希望

有灯就有人 有人才能传承

点一盏灯 传一门技艺

始终是他们背负的使命

想了解更多传承人的故事

收看《闽南通》继续一探究竟吧~

《闽南通》系列节目

《奇幻博物馆》正在播出

来《闽南通》

一起聆听我们身边那些文物的故事吧

更多精彩闽南文化

敬请关注

厦门卫视每周一到周日12:00

《斗阵来看戏》

厦门卫视每周一到周五13:00

《斗阵来讲古》

厦门卫视每周六18:00

《闽南通》

★本文来源:《闽南通》栏目组

撰稿:林莹莹

编辑:陈锦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