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业结构的变迁

观察股票市场的结构变化,能让我们看到不同国家的经济历史,看到产业的变迁。由于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有新的行业出现,因此我们分别用1900年时的行业排序和2000年时的行业排序来观测。

如上图,在1900年初时,美英市场中,约一半的股票市值在铁路行业,其次是银行;然而,到了1950年时,英国市场主要行业是烟草、保险、银行,而美国市场是化工、公用事业,在1900年时的边缘小行业,到1950年时分别占英国的约20%和美国的约50%。这反映出50年之后,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铁路行业已不是主流。从产业结构看,英国和美国行业差异明显变大,英国以金融和烟草业为主,而美国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化工业快速发展,美国的新行业增加速度远快于英国。到2000年时,1900年时的传统行业在英国占约一半,而在美国仅占约三分之一了。

那么,用2000年的行业排序来看,2000年时,英美两个的主流行业是什么?

到2000年时,美国的主要行业是信息技术、银行、医药,而英国主要是银行、通信服务、医药、石油与天然气。我们看到从1900-2000年,银行业在英国一直占据较明显的权重,而美国除了公用事业有5%左右的稳定权重外,整个产业结构已经彻底改变,信息技术与医药等研发驱动的行业达到了三分之一。

2、全球股市相关性

我们在做全球投资配置时,经常提到相关性的问题,这也是马科维茨模型中的重要参数,即不同资产收益之间的协方差矩阵。我们希望配置在不相关的资产上。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全球化,不同国家之间的股市相关性在升高。

作者在书中列示了不同国家股市的相关性,从长期看(1900-2000),即下图的左下三角形,不同国家股市之间呈现非完全正相关性;而从短期看(1996-2000),即下图的右上三角形,不同国家股市之间的相关性似乎略高于长期均值。

而历史上各国股市的相关性很难预测未来,即相关性结构是在改变的。作者将100年的样本按照前后各50年分成两部分做相关性预测的验证,发现用历史的股市相关性预测未来的效力几乎是0,即没有任何预测性。但是在80年代以后,确实发现用历史股市的相关性去预测未来有一定预测性,这可能确实是全球化的一些体现。

3、收益结构

我们知道,股票的收益来自分红与资本增值,即股价波动,那么,各自的比例是怎么样的?在西格尔的《股市长线法宝》中,1802年至2000年,美国股市的长期实际回报约6%-7%,其中分红收益约4%,而现在股市分红收益已经很低了。在《投资收益百年史》中,作者同样发现,在16个样本国家中,多数国家的分红收益都显著降低了,例如美国在1900年时股息率是4%,1950年时约7%,而在2000年时仅约1%。在16个国家中,仅西班牙出现了分红收益率与历史接近的情况,其他国家的股息率均出现了显著下降。

从美国市场看,分红的公司占比在1950年后出现了持续的下降,在1999年时,从不分红的公司占比达到了70%,而持续分红的公司占比仅约20%,而这一比例在1950年时为超过80%。

那么,是不是股票给投资者的现金回报在减少?作者通过分析美国市场,发现虽然企业的分红占比在降低,但是上市公司在更多通过回购股份的方式给投资者现金回报。至2000年,股份回购的方式占比已经与分红持平。

\n

总结:

1、过去100年,股市的行业结构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反映了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

2、全球股市之间的相关性长期看是非完全正相关,但是不同时期的股市相关性对未来预测性不高

3、过去100年,多数国家的分红收益率下降,但是股份回购占比提高

内容来源weixin:投资理念讨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