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播原生家庭剧《都挺好》迎来了大结局,苏家父子、父女以及兄妹达成了和解,收获了温暖的亲情和久违幸福。其实,家庭本来就有矛盾、冲突,但是毕竟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在,最终都会有圆满的结局的。

在剧中,让老张印象深刻的是因苏明玉的斥骂而导致苏大强高血压犯病,明玉和小石照看其父之时,说到的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是关于母子、关于兄弟分歧冲突的故事,更是被列入二十四孝的故事,还值得我们去持续思考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庄公是春秋时郑国的第三位国君,是一位被史学家誉为“春秋小霸”的人。他的爸爸是郑武公,也是一位贤明的国君,但是他的妈妈武姜却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据说,庄公出生的时候,是脚先出来的,别人都是顺着生的,他却是反着的,正常生育都很艰苦危险了,更何况反着的呢?反正他的出生让妈妈受了很多的罪,吃了很多的苦。母亲就给他取名为“寤生”,意思为反着出生或忤逆,可见母亲对其是多么的不喜欢呀。

寤生出生没过几年,武姜就顺利剩下了弟弟叔段。可能是母亲生叔段的时候是顺产或者说母亲更偏爱小儿子,总之,寤生和叔段在母亲眼里一个极其厌恶,一个极其恩宠。当叔段稍稍长大的时候,武姜就常在郑武公面前诉说寤生的不是,夸赞叔段的聪颖之类,要求改立叔段为国君继承人。可是,武公贤明果断坚持立长,不听武姜的说辞,仍重点培养寤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郑武公去世之时,公卿们按照遗嘱立年仅14岁的寤生为国君。母亲武姜很是生气,感觉对不起小儿子,就向寤生要求,赐给11岁的弟弟叔段一个国内的军事重地---制邑。可是制邑关乎郑国安危,关乎公室统治,是不能轻易送给一向有威胁的弟弟叔段的。经不住母亲的在三请求,寤生最终赐给弟弟叔段一块富饶之地---京邑。

靠着有母亲的撑腰,叔段在京邑招兵买马,扩建城墙,礼仪用度,均超过了哥哥寤生,大有随时反叛的倾向。身边大臣建议寤生早做防备,制约叔段。寤生以兄弟情深,不想加害,以暂时不理,时时防备的态度对之,并以“多行不义必自毙”来警示弟弟。

此后,当叔段逐渐成长到中年,就趁着哥哥外出游猎,联合母亲发动政变,攻打郑国都城,要杀死寤生以自立。可是郑庄公寤生早有防备,迅速派大军镇压叔段的谋反。叔段走投无路,投奔到外国的共地(史书称为共叔段),不久抑郁而死。母亲武姜被囚禁到外地,寤生发誓“不到黄泉,誓不与相见”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弟弟叔段郁郁而终的消息传来,郑庄公寤生开始感到生命的无常,感到亲情的温暖,感动有些思念母亲了。在一次游猎之时,郑庄公捕获一只梅花鹿,并将梅花鹿做成可口的烤肉,分给手下的重臣。当鹿肉分到颖叔考的时候,他却没有及时享受这份恩赐,将肉放到了口袋里。庄公询问原因,颖叔考解释道,自幼家贫,老母亲没有吃过如此的美味,想带回去,给母亲享用。此时的庄公寤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感叹道:“你们还有母亲可以伺候,寡人的母亲呢?”顿时,重臣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颍考叔乘机说到,君上可以与母亲在黄泉相见,即是黄邑的泉水之畔。明智的郑庄公瞬间明白了颍考叔的意思,他命人在黄城掘地三尺,凿出泉水。把母亲武姜接到黄城,母子团聚,这就是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

当击败了谋反的弟弟之后,郑庄公寤生没有赶尽杀绝,而是选择了放弃追究。当思念母亲之时,他选择了向自己妥协,掘地见母,守护母亲最后的时光。且不论郑庄公的攻击,就凭庄公对弟弟的友爱,对母亲的忠孝,可见其人性光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活中,最难处理的就是感情的问题了,不论是亲情还是爱情,都需要我们坦然面对,都需要我们适当放松自己,解脱自我,冲破世俗的束缚。认真遵行自己的内心感受,过个无悔的人生。

对于,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屏幕前的你,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留言分享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