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对于胡歌来说怕是最难熬的一年,他经历了出道以来差评最多的一年,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因为他一个留学的念头。

  最近胡歌接受某杂志的专访被曝光了出来,他出乎意料的,全面的细致的回应了留学事件。说实在的,没想到他会这么认真的来回应,并且还原了自己大部分的心路历程。

  但这依旧招来了群嘲,说他戏多没完没了。但是,在自己巅峰当红的时刻选择逃避,虽然逃的很狼狈,但他真的做错什么了吗?

  大家争议嘲讽的点,无非就是他在留学前埋下了太多伏笔,至今都还记得当时媒体和网友们在因胡歌要留学的消息狂欢后,等他奔赴留学等的不耐烦,网上一片催促他的声音,“还走不走了?”

  事实上,胡歌也确实是被架起来了,进退两难。在采访中胡歌自述,在2月份那场荒诞的盛大的欢送会上,他是非常不自在的。

  也是这场让他很不适的欢送会,后来成了大家吐槽胡歌留学搞的这么大动静,结果没去多久的佐证。当我们再回去看当天的现场视频,会发现胡歌在台上确实有些招架不住,这场欢送他事先并不知道。

  现在来看胡歌真的是满场无语的表情。

  后来他终于忍不住说,“在这个台上,我现在快站不住了,我的初衷是想安安静静地走,安安静静地离开一段时间,没想到今天我自己的这事被放得那么大”。这也是他当时情景下的心里话吧。

  身后袁弘的表情,现在来看真的是一脸心疼。

  胡歌在讲话时有个背过身的镜头,在放出的视频里一闪而过。

  但在采访里,据在现场的粉丝回忆,胡歌背过身了足足两分钟,一点声音都没有,现场的人就一直看他。现在来看,这也是胡歌在现场有些“吃不消”的表现了。

  那天结束后,胡歌还发了微博,再次说自己“受不住”。

  但这也把他要留学的事情推向了高潮,好像再不走就对不起所有祝福了他的人。于是胡歌匆匆忙忙的在欢送会的一个星期后,就去了美国。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北美捉胡歌小分队”,作为正当红的男明星,留学又被炒的这么热,自然他到哪里都会引来别样的注视,这和胡歌之前想象的躲出去清静一下背道而驰。

  胡歌在采访里描述的情况也和大家想象到的差不多,一不小心就会被发现,被发现后就会被扩散出去,让他有种“逃亡”的感觉。

  后来胡歌在朋友帮助下转学,新学校有一对一课程,还可以和其他学生的时间错开。这段时间恐怕就是之前被媒体曝光的,胡歌留学突然失踪的那个时间了。

  胡歌自己也说,可能是他还有偶像包袱的原因,才那么害怕被抓到。其实如果他能正面的去应对这些,说不定真的就能迈过这道坎,顺利的把留学进行下去。毕竟留学生们也课业繁重,不会整日不消停的围追堵截。

  而胡歌之所以那么快就退缩,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留学他本身就没有想好。就像朋友们都说,他是被架在那里,被逼到墙角,不得不做出的决定。

  就像是人临时有一个想法,还没想好具体怎么实施,就被人哄着赶着去做,到头来反而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好像只是为了完成大家的期待,再按着自己的意思,反而像是“背叛”了什么。

  胡歌也的确如自己说的,在太多人看着自己的时候反而想逃避。如果他是矫情和炒作,大可不必选择这样的方式浪费掉自己的一年。相比较另两位因为《伪装者》大爆的演员,王凯和靳东,趁着这波走红,这两年已经成了电视和综艺的熟面孔。

  仅看王凯参加的综艺,涵盖了各式各样的真人秀,有只参加一期的也有常驻的。

  而靳东虽然不喜欢参加综艺,但是电视剧确实没少拍。在《欢乐颂》第一部和第二部、《我的前半生》、《外科风云》里连续担任剧里人物的人生导师,还在《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里做了一把最像政委的胡八一,接下来的新剧还是连续不断。

  他之前热衷的话剧舞台,倒是没有那么频繁了,走红后只有今年一部话剧。

  而胡歌,相对而言,他的作品产量极低,而且角色上几乎没有重复,在刚播完的《猎场》里评价不好,是因为他在演一个和他气质不相像的人,有些用力过猛了。

  而在话剧舞台上,胡歌并没有中断赖声川的话剧《如梦之梦》的演出,据说明年依旧上。

  这么来看,胡歌的确是再新一波爆红后,最为冷静和克制的一个。留学,出走,对喜欢逃避的他来说,当下或许确实是好的决定,但因为方法不当、宣传不当,反而导致舆论反戈,害的他既没有遂了心愿,还落得差评累累。

  胡歌经历的这一场舆论风波,从被捧到天边到群嘲,应该会成为明星公关事件的又一大经典案例。以后的明星,恐怕都不敢提前曝出什么决定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