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讲到俞德超博士研发的大杀器眼科神药康柏西普不单单给康弘药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而且也确实给眼底黄斑患者带来显著的效果。

要说到康柏西普效果这么好,必须提到一个VEGF的名词,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英文缩写,简单来说, VEGF浓度增加会让眼底产生异常的新生血管,继而出现大量并发症。因此,想要抑制病情发展,就要抑制新生血管在视网膜下生长。而抵抗或减少VEGF在眼内的浓度,就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阻断病变新生血管的生长,从而治疗眼底病。

根据弗诺斯特萨利文的报告,2017年中国视网膜血管增生AMD的发病率为340万,预计到2022年达到400万。而目前已上市的VEGF抗体药除了康弘药业的康柏西普,还有诺华的雷珠单抗以及拜耳的Eylea阿柏西普,其中雷珠单抗2017年全球销售33亿美元,阿柏西普2017全球销售达到59亿美元。

那么问题来了,俞德超博士2011离职后自己创立信达生物,留下康柏西普给老东家,自己空有长期眼底湿性AMD方面的技术积淀,难道放着这偌大的市场无动于衷吗?当然不会,信达生物要做的,是希望拿出一款比目前已上市更好的药

这个药在信达生物目前武器库里的代号是IBI-302

早在2012年6月,信达生物成立没多久,就与台湾的圆祥生命科技签订技术授权协议(这家公司资料比较少,2013年成立,前身是硅谷生物科技公司ProtevoBio,创始人何正宏博士也是硅谷生物领域积淀多年,专做抗体技术与服务,能快速筛选具有潜力的抗体并进行优化与生产)。协议内容是获取圆祥生命科技的专有技术独家全球授权,具体从前期研究到临床3期都有金额不等的支付款项。简单说就是获取一种叫做ACVP1的产品,加上信达自身在VEGF的技术积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双特异性效果。这也是IBI-302区别于传统AMD药的关键地方。

招股说明书里对此描述时显得很自信-----“所有目前已批准的抗VEGF抗体药物均为单特异性抗体,或只能缓解湿性AMD的症状,而未必能触及疾病的根本原因。相比之下,IBI-302靶向VEGF和补体蛋白,因此,除了缓解症状外,IBI-302还有可能治愈该疾病。此外,我们相信IBI-302也有可能满足治疗若干其他眼部疾病适应症(如干性AMD)的医疗需求缺口”

唯一的问题,这个药的IND申请是2016年12月获得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等等?!不是2012年合作协议都确定了怎么拖到2016年才申请?我估计两方面原因,一是临床前的药理及生物验证需要一定的时间,二是可能是和康弘药业达成某种协议,晚几年上市,尽可能把对康弘当前朗沐的销售影响降到最低。

好吧,这药就算是秒杀当前一切对手,最快也得2019年才完成相关一期临床试验,上市更是遥遥无期,对刚IPO上市的信达生物市值不会有什么直接帮助。所以,还得看武器库里其他呼之欲出的宝贝,且看下集分解。

$信达生物-B(01801)$  @今日话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