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会有很多即将走出校园的同学们,在各个网站上面投递简历、参加各种招聘会,希望能够谋得一份好工作。

振涛也曾经走过这样的岁月,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绝大多数同学都会看一些面试攻略、著名公司的求职攻略之类的东西。

在这其中,最被津津乐道的是一些所谓世界500强的烧脑题目:

比如:北京市有多少个井盖?一家波音飞机里面,可以塞下多少个乒乓球?

再比如:被名校精英们追捧的国际咨询公司,他们会提出一些关于企业经营的问题,假设一家公司的利润持续下滑,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当我们从高中进入大学之后,很多人短期内不能适应的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就是:之前每个题目都是有固定的标准答案,但是,到了大学之后,鼓励的是通过自己的解决问题思路来给出答案,而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

这其实是世界的真相!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那么,也就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所有的谜底都需要你自行探索,这其中要求你的是有理有据,那怕你得出了一个无比荒谬的结论,但,如果你的整个论证逻辑严谨、数据真实可信,那么这个结论就是可信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获得上述不明觉厉的能力呢?

在咨询行业,每个人都极度强调结构化思维,这也是振涛的“大沟通”中重要的模块之一。

所谓结构化思维,把它想象成一条条通向最终目的地的道路,你要做的是两个步骤:

第一步,你需要把这些道路找出来。就好像你知道有一个目的地,也知道大概方向,但手中没有精确的地图,你需要自己去试错,把所有能够抵达目的地的路径全都标注出来,做一份地图;

第二步,你需要对每条道路进行评估和验证。你要确保最终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即哪条道路最好走。

不太理解吗?振涛举个栗子。

假设一辆货车,高度为3.6米,需要通过一条高度为3.5米的隧道,怎么破?

假设这件事情是发生在真实的场景之中,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很可能是绕路。

还有呢?你如何想到尽可能多的可能的办法,注意,振涛说的是可能的办法。

这其实是咨询公司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因为,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绝对不限于一种,因此,你需要找出那条最好走的路径通过,而在这之前,你的团队需要把所有的路径都找出来,并逐一加以评估。

振涛针对这个问题,搭建了一个框架,也许有的解决办法看上去很荒谬,但你需要首先列出来,然后再进入评估的环节。

大家可以看到,所谓的结构化,就是你在搭建解决问题的框架的时候,并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追,咨询公司追求的是MECE,也就是完全穷尽、相互独立。

换而言之,除了上述的可能性以外,你基本上找不到其他方法了。

然后,再进入评估环节。

如何评估呢?

持续关注振涛吧。

#李振涛 | 大沟通方法论开创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